1、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美国国内成立了法西斯协会、黑衣社、银衣社、美国民族主义党等法西斯组织。面对着整个社会不满情绪和法西斯主义思潮的兴盛,下列罗斯福政府的措施中最有利于缓和社会不满情绪,打击法西斯苗头,维护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是?
[? ]
A.放弃金本位制?
B.成立农业调整署
C.加强社会福利救济?
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2、判断题 (16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签署了重要的反危机法案,该法案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
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
雇佣条件,雇主必须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1)材料一中所说的“反危机法案”具体指什么?据材料一归纳该法案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
容?(4分)
材料二?最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罗斯福和他的新政:战争开设了工厂,创造了工作机
会,从而结束了大萧条的噩梦。?——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如何结束美国“大萧条的噩梦”的?
(4分)
材料三?罗斯福清楚地懂得,“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
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或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
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3)材料三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里根总统是如何对“这
种运营”进行“改进和补充”并取得理想效果的?(8分)
3、判断题 2008年9月中旬以来,随着美国证券巨头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汽车制造业面临倒闭,全球股市惨跌,次贷风暴变成了席卷全球的超级金融风暴。美国国会立即通过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以努力帮助陷人困境中的金融企业。这不禁使人们联想到面对1929年经济大危机,美国实行的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与以往的资本主义改革相比,最突出的不同点是?
[? ]
A.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B.彻底否认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美国遭受危机的打击最重,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达三年之久。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 1929年下降了46.3%,经济被抛回到1913年的水平。危机遍及各工业部门,重工业部门生产下降的幅度尤为惊人。……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失业人数在1933年将近1300万,大约为劳动人口的 1/4。持续几年的危机使失业工人受尽饥寒之苦。据当时记载,在许多城市的周围,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栖身之所。
|
?——昊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
材料二
 美国人排起长队领救济
 廉价卖车
|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两幅图片反映的问题是否相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工人的这些状况必然会引发什么问题?当时的胡佛政府是如何解决的?效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当时的情况,你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世界贸易额缩减近2/3,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缩减了36%,大量的谷物烂在地里,大批的牲畜被活埋或杀死,牛奶和咖啡被倒进河流或大海。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受中东石油危机等影响,美国经济陷入困境。从1973年12月持续到1975年5月, GDP下降了5.7%,工业生产下降了15.1%……1974年消费物价上涨11.49%,1975年上涨11%。 ——摘自韩德强《世界经济危机史简述》 材料三:1973年底,为了稳定美元,美国政府实行新经济政策,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同时对进口商品加征10%的附加税,试图迫使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美元实行贬值,减少美国国际收支的逆差。于是,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欧共体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汇率,内部实行固定汇率制,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 材料四:面对严重的经济问题,货币学派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的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干预经济。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主张通过减税刺激人们的投资和工作的积极性,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发达国家采用了这两个学派的观点,对经济运行机制进行调整。 ——摘自吉尔德的《财富与贫困》和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经济危机所反映的现象与材料一相比有什么不同?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发达国家为解决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做了哪些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上述各阶段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成效中,你认为政府应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