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图《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统计表》,统计表中产量出现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颁布
B.八大的正确指引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是在1953年,B是在1956年,C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D是在1958年开展,与统计表中产量出现高峰值的时间相符,因此选D.
点评:在当时全国上下一致迫切要求加速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社会氛围下,在前一阶段一五计划经济工作中取得了骄人成就而兴奋不已的情绪下,人们一方面是以一种热火朝天、忘我的精神面貌,一方面又是以一种急于求成、不顾代价的心情投入到 “大跃进”运动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中。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世界政治格局逐渐表现出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下列各项中,属于世界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发展表现的是①欧洲联盟成立②1992年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召开③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特别委员会成员④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55年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两格格局存在于1955年-----1991年。第①项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随着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这一说法不符合两极格局前提。第②项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大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第十次会议在1992年举行,这一说法也不符合两极格局前提,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自1970年后每三年举行一次。第③项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特别委员会成员;第④项,80年代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③④项发生在两极格局时期,本题选D项。
点评:本题考查事件时间掌握和事件的理解,本题难点是学生对③④史实了解少。多级化趋势还可以考查其发展表现和对世界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其提出首先是针对哪一地区??(?)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西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09年3月,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反映恢复高考制度历史的史诗电影《高考1977年》在上海举行首映礼,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恢复高考制度? (? )
A.标志着十年动乱的结束
B.宣告了改革开放的开始
C.体现了社会公正的重建
D.意味着“三下乡”活动的兴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错误,文革结束是在1976年;B项错误,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开始的;C项正确,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是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体现了社会的公平;D项与材料无关。
点评:国之兴衰,系于教育。文革结束后,教育事业摆在了优先的地位,1977年,恢复了高考,千万人的命运被改变。与此相关的教育方面的其它阶段的史实也需要掌握:教育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很大的发展,在建国初期主要是扫盲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在80年代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实行九年义务教育;90年代科教兴国战略,更加重视教育。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 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③ 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 中日邦交正常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