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该图为上海造币厂2004年铸造的上海铁路博物馆纪念章,图案为130多年前淞沪铁路上运行的“先导号”机车。选择此图案是为了纪念

A.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
B.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条铁路
C.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奠定
D.中国的第一条干线铁路顺利通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8分)国家财政收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英关税、土地税及其在财政收入所占比率》(单位:白银万两)
年份
| 英国
| 中国(明朝)
|
一关税 | 收入
所占 比率
| 土地 税总额
| 所占 比率
| 关税 收入
| 所占 比率
| 土地 税总额
| 所占 比率
|
1490
| 6.7
| 5%
| 30.4
| 21.77%
| 3
| 0.17%
| 1614
| 93%
|
1552
| 7.5
| 11%
| 28.3
| 40.81%
| 8
| 0.45%
| 1309
| 73%
|
1602
| 3.6
| 14%
| 65
| 25.52%
| 20
| 0.87%
| 1844
| 80%
|
?
——刘昀:《14—17世纪中英财政收入与支出结构比较研究》
(1)据材料一,比较1490—l602年间中英两国关税收入、土地税收在本国财政收入中比重有何不同,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6分)
材料二?(清代)关税收入总额直线上升,至清末已比鸦片战争前夕增加了近百倍,所占财政收入比重也由清代前期的10%左右猛跃为晚清的30%左右,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清政府借用外债活动可以光绪二十年(1894)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此之前,其国外借款共计4626万两,每年收入平均仅占财政总收入的4%左右;晚清时期共借外债l2.04亿两,每年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30—50%。
——申学锋《清代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变化述论》
(2)据材料二,说明清代晚期财政收入构成的变化,据此分析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4分)
材料三?美国国家救济与联邦工程计划支出(单位:万美元)

——《1942年美国统计摘要》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分析其作用。(6分)
(4)综合以上材料,概述财政收支状况的 变化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些趋势?(2分)
参考答案:
(1)不同:英国关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远高于中国;明朝政府土地税收在收入比重中远远超过英国。(2分)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重视对外贸易,走工商立国的道路。(2分)农业经济是中国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政府长期推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2分)
(2)变化:关税收入剧增,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外债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增大。(2分)
特征:中国经济逐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具有典型的半殖民地社会特征。(2分,答出一点即可)
(3)现象:政府通过国家救济与对公共工程建设的投入来刺激经济(国家救济与联邦工程计划支出不断增加)。(2分)
作用: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缓解失业问题(增加就业);缓和经济危机;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4分,答出两点即可)
(4)趋势: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增强;各国间经济联系加强。(2分,答出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图表提供的数据可以直接得出。第二小问结合所学16、17世纪的世界历史及明清历史可以分析得出。依据所学知识,15——16世纪欧洲进行了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政府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明清时期的中国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依据材料中的“(清代)关税收入总额直线上升,…所占财政收入比重也由清代前期的10%左右猛跃为晚清的30%左右,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清政府借用外债活动…其国外借款共计4626万两,每年收入平均仅占财政总收入的4%左右;晚清时期共借外债l2.04亿两,每年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30—50%。”可以直接得出晚清政府财政收入构成的变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后的晚清历史可以得知,这反映了中国经济逐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具有典型的半殖民地社会特征。
依据材料三可知,图表反映的是美国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的财政支出情况,故第一小问依据图表可以直接得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中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的措施的影响回答即可,刺激经济增长;缓解失业问题(增加就业);缓和经济危机;缓和社会矛盾。
依据材料一、二、三可以看出在财政收入情况的变化,反映了世界经济中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的趋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加强。依据材料四中国家政府加大对救济和公共工程的支出可以看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增强。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下列属于西餐传入对中国传统饮食产生的影响是:
①对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②西餐中常用的原料进入餐桌
③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④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发生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以下名句,哪一句更适合评述詹天佑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B.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C.勿屈己而徇人,勿沽名而钓誉
D.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在对历史人物熟悉的基础上就可以知道是詹天佑,他为了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下列有关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②连战率团访问祖国大陆
③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④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①发生在 1979 年;③发生在 1997 年和 1999 年。 ②项是2005年;④两岸实现直接“三通”是在2008年。因此正确顺序是①③②④。故选B。
点评:祖国统一是历史的潮流,在国家强盛、综合国力的基础上,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成功的收回了对香港、澳门的主权,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也在迅速的发展。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