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以下是1920~1936年中外企业资本产值增长及比重变化的数据。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货币单位:? 1936年币值:亿元
?
| 1920年
| 1936年
| 1920~1936年 平均增长(%)
|
产值
| 比重(%)
| 产值
| 比重(%)
|
中国资本
| 6.61
| 44.8
| 26.09
| 63.2
| 9.0
|
外国资本
| 8.13
| 55.2
| 15.16
| 36.8
| 3.9
|
合计
| 14.74
| 100.0
| 41.25
| 100.0
| ?
|
A.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B.国民政府的推动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
D.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数据表明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ACD三项是一战期间(1914~1920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故排除。1920~1936年是民国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尤其是1927年起后者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但由于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对挑战的反应及提出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
——[美]威廉·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1999年
(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主张并指出其目的。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
——江泽民《在武汉主持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和
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1999年)
(2)材料二提出了什么观点?据材料一、二,指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两种观点的认识。
参考答案:(1)主张: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目的:为美国独霸世界提供理论支持。
(2)观点: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长期发展的曲折过程。理由:世界各种力量进行新的分化组合;多极化趋势遭遇美国“一极”图谋的挑战。
(3)认识:单极世界违背各国人民的意愿和利益,不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多极世界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协调发展,符合客观规律;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这是一个曲折的、长期发展的过程。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冷战后的国际形势。第(1)问材料很明显体现了美国主张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旨在为美国争霸提供理论依据;第(2)问中国主张多极化格局,理由从材料可以找到,如“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等;第(3)问从对单极世界的否定和多极化趋势的肯定两个角度分别评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对材料反映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的自然经济已开始瓦解 ?②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③外国洋货已完全取代了中国的手工业品?④中国的家庭手工业直接受到冲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自然经济瓦解①原因。第一,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第二,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商业流通空前活跃。国内市场的扩大,特别是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在流通中比重的加大,不断诱使着农业生产的目的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③影响。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历史的进步。他准备了发展资本主义所需要的商品市场、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必要的货币财富积累,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根据题意分析可知:①④正确,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张教授向小明推荐了以下这本书,该著作的最精彩之处是

A 将儒、佛、道三教合流
B 将心学发展到顶峰
C 敢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D 提出工商皆本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著作,集中体现了其对君主专制统治的猛烈抨击和批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二战后,欧洲出现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和欧洲共同体。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二者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表现
B.二者内部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C.二者的出现都强化了两极格局
D.二者都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而消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该题中涉及两个经济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是苏联为了反击美国的经济冷战措施而组建的,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内的统一组织;而欧洲共同体正是为了摆脱美苏争霸而进行的欧洲经济联合,故A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