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每个时期往往有打上时代烙印的口号,如
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②“打倒军阀,除列强”
③“人民公社好”
④“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⑥“两个凡是”?
下列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⑤④②⑥
C.②①④③⑥⑤
D.⑤②④⑥③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经济结构带来的变化有( )
A.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B.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C.中国出现了买办阶级
D.自然经济不再占统治地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经济结构带来的变化的表现。B项是错误的;我国
小农经济没有完全解体,是开始解体。C项是错误的;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D项是错误的;
自然经济在中国近代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诸子百家中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是( )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20年的《新妇女》登载了一篇文章,说:“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材料主要表明在婚姻问题上,作者
A.提倡婚姻自主
B.听从父母之命
C.遵从礼教风俗
D.推崇新式婚礼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社会风俗习惯变化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父母之命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 说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旧礼教已经行不通,要求婚姻自由的观念冲击着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点评:近代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工业文明逐渐地发展,辛亥革命的进行,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主平等观念的进一步的传入使得人们的婚俗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礼仪等社会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拉莫特·勒瓦耶在其著作《异教徒的德行》中写到:“人们可以说孔子和苏格拉底一样,运用他们在伦理方面的权威,使哲学回到人间。”以下能够充分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他们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B.他们都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
C.他们都关注知识对人的改造
D.他们都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针砭时弊,倡导“有思想里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孔子仁的思想,以及以德治民等都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据此可知A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