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漠视个人自由权利,拒绝现代文明民主化原则的日本明治维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国力因之迅速膨胀,但也正是这些“成功”,把日本一步一步引向1945年的大崩溃。这说明
A.国家发展现代化绝对不能优先发展经济现代化
B.国家现代化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实现政治民主化
C.经济现代化的地位不如政治现代化的地位重要
D.缺乏政治民主的现代化是一种不完全的现代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叙述的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消极影响,所以选择答案时依据这个原则来选择。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经济迅速发展,最后促使日本走上侵略扩张道路是由于它的制度本身缺少民主制度,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相结合才酿成了二战的悲剧,故答案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日本明治维新使三国资本主义经济都得到迅速发展,其相同的政治原因是
A.政局稳定和国家统一
B.资产阶级政府对外扩张
C.封建势力被推翻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美国内战后,德意志统一完成后和日本明治维新后,资产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B项是经济发展的结果,C项不符合史实,德、日两国都保留了封建残余;D项是题干出现的社会原因,而A项才是其相同的政治原因,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与同时期的中国相比,日本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A.天皇拥有实权
B.资本主义发展充分
C.武装倒幕成功
D.民族危机没有中国严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比较分析。两者都自上而上的改革方式,但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推翻了旧政权之后进行的,这使得它的彻底性远远超过当时中国由统治阶级内部部分开明人士推行的洋务运动,这也是其改革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故排除ABD项,C项正确。
考点:综合比较分析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异同点
点评:比较明治维新成功和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项目
明治维新成功
戊戌变法失败
社会背景
资义发展水平较高
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资义发展不充分
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领导力量
倒幕派实力强大掌握了政权
资产阶级弱小
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
具体措施
大刀阔斧,全面推行
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
国际环境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西方侵略中国
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美国学者E·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工业革命以来,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相似“前提”是指
A.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B.外部世界的冲击与挑战
C.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传入
D.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兴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世纪中后期,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都是在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下开始了现代化历程,B项正确;A、C、D是“参加现代化行列”的表现,不是“前提”,均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朗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国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伊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等
(1)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10分)
(2)联系所学知识,说出日本为走向近代化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
参考答案:
(1)中国为了劝阻列强“修约”,防止其扩大侵略权益;(2分)日本为了与列强修改不平等条约,向西方学习。(2分)中国聘用外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中下级官员;(1分)日本以本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明治政府要员。(1分)晚清政府重视不够,被动应付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2分)明治政府高度重视,主动适应近代化要求。(2分)
(2)废除旧体制(或“废藩置县”及“四民平等”均可,2分)
发展新经济(或“地地私有”及“殖产兴业”均可,2分)
倡导“文明开化”(或“教育改革”及“学习西方”均可,2分)
建立新军队(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一些知识和产生不同结果的比较,既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也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1)中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可直接从材料中找出,分析两国对待近代化的态度对学生来讲有点难度。(2)问要主要从向西方学习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来回答。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再现能力。
点评:关于中国和日本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明治维新的不同,高考命题重点在中国维新变法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比较。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