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
2012年是中华民国建立100周年,100多年来,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临时大总统宣言书》(1912年1月)?
“要之,异族因政治不平等,其结果惟革命……革命之功用,在使不平等归于平等。”?
——《在北京五族共和合进会与西北协进会的演说》(1912年9月)?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月)?
材料二?2010年10月,全国政协通过了关于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决定。在筹划过程中武汉、南京等多个城市展开了举办权的大力争夺。
材料三?1942年,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
材料四?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1)说明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民族观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1924年到1927年孙中山的民族观又有何新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辛亥革命纪念活动的组委会成员,武汉、南京你支持哪一个城市举办?为什么?武汉三镇是哪三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样理解毛泽东所说研究中共党史要“从辛亥革命说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继承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表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洋人制胜之道,专以轮船、火器为先,又本之天文度数,参以勾股算法,故能巧法其中。”体现的观点属于
[?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早期维新派
D、维新派
3、判断题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而进行的斗争包括
①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②发动二次革命 ③发起护国运动 ④开展新文化运动
[?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4、判断题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 ]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5、判断题
(2009年1月上海市虹口区高三调研33题)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出现了近代出国留学的浪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治十一年(1872年)至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按照计划先后派遣4批学生赴美留学。其中最幼者10岁,最长者16岁,平均年龄12岁。在120名学生中,绝大多数是从广东、江浙等地选拔出来的。……专修法律的约占1/3,专修路矿工机等工科者约占2/3。
——张岂之等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中国近代以来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部分)
阶段
| 留学方向和群体
| 人数
| 留学生代表
|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拓荒阶段
| 留美幼童学生群
| 1872年起4批共120人
| 唐绍仪、詹天佑等
|
福州船政学堂留欧学生群
| 1877年起4次共80余人
| 严复、马建忠等
|
甲午战争到民初: 觉醒、救亡、革命阶段
| 涌向日本的留学群
| 推算当在22 000人以上
| 宋教仁、蒋介石、鲁迅、陈独秀等
|
留学欧美学生群
| 到辛亥革命前至少在600人左右
| 孙中山、蔡元培、竺可桢等
|
?——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问题(10分)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次留学活动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留学生留学的主要地区有何变化?(2分)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留学活动的积极影响。(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