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严复主办的《国闻报》突出宣传了
A.西方的政治制度和变法主张
B.西方的科学技术
C.西方的传统文化
D.西方的历史地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只要理解严复所属的政治派别和主张,就能准确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夫秦卒之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之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也;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坠千钧之重,集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注:孟贲、乌获均为勇猛的力士)统一六国前的秦国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
A.秦人素来彪悍
B.秦地与山东自然条件不同
C.秦国士兵过于霸道
D.变法使秦国军事强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
[? ]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建立县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遏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荀子·议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
(2)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专心应敌于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材料一 夫民主从事死制也,以上之设荣名,置赏罚之明也。不用辩说私门而功立矣,故民之喜农而乐战也。见上之尊农战之士,而下辩说技艺之民,而贱游学之人也,故民壹务;其家必富,而身显于国。……治国能抟(tuán,集聚)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商君书·壹言第八》
材料二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
——《商君书——画策第十八》
(1)概括材料中商鞅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中商鞅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重农重战抑商;赏罚分明、依法治国。
(2)重农重战抑商: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推动了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奠定了秦国统一的基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的增长。依法治国、赏罚分明:保障了富国强兵的实现;严刑酷法激化了社会矛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