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共举行了14次国庆阅兵及庆典活动,下面描述中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四周年阅兵式上,苏联代表出现在观礼台上
B.九周年庆典上,出现了“超英赶美”的横幅
C.三十五周年庆典上,农民方队打出“家庭联产好“的标语
D.五十周年庆典上,大学生方队举出“小平您好”的条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五十周年庆典时为1999年,而邓小平在1997年逝世,故D不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撒切尔信奉货币主义理论,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
撒切尔的一系列政策确实取得效果。从1983年起情况好转,到1988年英国已走出危机,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通货开始稳定,失业率也持续下降,达到了正常水平。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里根上台后的施政纲领,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大规模削减个人及公司所得税;大规模削减非国防开支;教慢货币增长速度,抑制通货膨胀;切实放松政府管制;大规模增加国防开支;几年之内平衡联邦预算。1981年2月18日,里根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就是根据这些方面的内容制订的。
从1983至1988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4.2%。这次回升时间,高于战后前8个经济周期45个月的平均长度。
——摘编自刘绪贻《美国通史》
(1)据材料一、二,概括撒切尔改革与里根改革的相同之处。(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次改革的历史背景是什么。(9分)
参考答案:
(l)措施:控制货币;减少干预;影响:经济恢复增长,走出危机。(6分)
(2)经济危机与“滞胀”;福利国家的弊端;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9分)
本题解析:(1)据材料一、二“材料一?撒切尔信奉货币主义理论...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通货开始稳定,失业率也持续下降,达到了正常水平; 里根上台后的施政纲领...大规模削减个人及公司所得税;大规模削减非国防开支;教慢货币增长速度,抑制通货膨胀;切实放松政府管制;大规模增加国防开支...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4.2%”,即可概括撒切尔改革与里根改革在措施和影响方面的相同之处。
(2)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这两次改革的历史背景是:经济危机与“滞胀”、福利国家的弊端、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条约中规定外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的是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天津条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区分“建立教堂”与“自由传教”,在通商口岸传教与深入内地传教。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成就。该图表明

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尚未完成
B.社会主义工业化已经起步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建立
D.重工业、交通业、农业得到协调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图中的建设成就可以得出应为一五计划时期的建设成就,由此可以排除A项,一五计划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所以排除D,C项说法不准确,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民国时期,我国钢铁不但大量需要进口,钢铁冶炼设备也需要大量进口.同时有大量出口炼钢原料.该现象表明
A.我国工业发展缓慢
B.工业发展完全依赖外国
C.工业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善体系
D.工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钢铁和其制造设备的进口,以及原料的大量出口,即得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