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天下之害”的原因是由于“国之与国之相攻”“ 不相爱”。因此可以推断是墨子,符合墨子的观点是C项,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因此C正确。AD为儒家思想故排除,B项为道家思想,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李贽在《焚书》中讽刺道学家:“种种日用,皆为自己身家计虑,无一厘为人谋者,及乎开口谈学,便说尔为自己,我为他人,尔为自私,我欲利他……翻思此等,反不如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说是事……凿凿有味,真有德之言。”这反映了李贽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李贽的思想。从材料可知,李贽反对道学家的虚伪,认为他们“反不如市井小夫”;认为“市井小夫”“ 凿凿有味,真有德之言”。分析选项,C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李贽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0分)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三字经》
(1)材料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4分)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4分)
材料二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材料二中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简述这些政治主张对近代思想的影响。(6分)
材料三 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结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天体运行之道路》。 ——桑戴克《世界文化史》
(3)上述两本著作对“人体”和“天体”的研究,反映出当时在思想和科学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6分)
参考答案:
(1)主要思想:礼、仁、义、中庸、孝、修齐治平等;(4分,答出4个即可)
积极作用:?传承了儒家思想文化,汇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分 突出传承的作用)?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2分 突出教化的作用)
主张:黄宗羲提出皇权需要宰相制度补救;应以学校为议政和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以限制君权弥补君主专制的弊端。
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成为近代思想的先声。(6分)
(3)思想领域的变化:冲破封建神学束缚,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中心认识世界(3分)
科学领域的变化: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入了一个面向现实世界,重视科学实验的新时代。(3分)
本题解析:
(1)根据题干材料内容,本问考查《三字经》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三字经》是儒家的经典。它的核心思想包括了“礼、仁、义、诚、敬、孝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传承了儒家思想文化,汇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突出传承的作用);?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突出教化的作用)等。
(2)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天子之子不皆贤,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概括、归纳出,黄宗羲提出的政治主张,主要体现在:?皇权需要宰相制度补救;?应以学校为议政和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以限制君权弥补君主专制的弊端等。这些政治主张,在思想界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成为近代民主思想的先声等。
(3)根据材料三关键信息“中世纪科学终结”、“《人体结构》”、“《天体运行之道路》”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实质上在考查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相关内容。回忆、再现所学相关知识,不难归纳、概括出,这一时期在思想和科学领域出现了的新变化,即:A.思想领域:冲破封建神学束缚,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中心认识世界。B.科学领域: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入了一个面向现实世界,重视科学实验的新时代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三字经》关于礼、仁、义、诚、敬、孝等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黄宗羲的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编钟是我国古代重要乐器。王公贵族们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王宫悬(四面),诸侯悬(三面),卿大夫悬(二面),士悬(单面)”。逾越则会招致杀身之祸。你认为上述材料最符合谁的观点( )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在用乐器时的等级,体现了古代礼乐制度。根据所学可知,主张遵从“礼”的思想家是孔子,他提出“克己复礼”。因此B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明代佛学大师憨山德清有一句名言:“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关键信息是:“不能涉世”即儒家的思想在于涉世,即研究社会现实。因此选B。
考点:儒家思想
点评:展望2013年高考,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思想文明史的命题份量将会有增无减。特别注意儒家思想的合理成分,如教育理论的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仁、德、民本思想,大一统思想,以及社会责任、民族气节、经世致用、农工商皆本思想,易于和当今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维护祖国统一、精神文明建设、国计民生等现实热点问题相结合,来考查对儒家思想现实意义的理解;注意将历史上的思想活跃期联系起来归纳共性、比较不同,尤其是对社会变革的影响;注意从着眼于思想解放潮流的背景、产生的影响,对各种思想体系的评价和分析,即将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三者的结合,中外思想文化的结合,思想文化与当今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结合。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