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以1935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的重心是?
A.救济
B.复兴
C.改革
D.国际事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现象的能力.依据所学,不难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面对大萧条,罗斯福总统于1933年3月4日发表了“无所畏惧”的就职演说,领导美国渡过大萧条时期。他给美国人应付危机的良方是
[? ]
A.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B.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干预政策
C.控制货币发行量经济政策
D.以供给创造需求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部著作,其共同的作用是(?)
A.有利于政府调节与企业的关系
B.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理论基础
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蓬勃开展
D.有利于西方政府消除经济危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不对,亚当斯密强调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反对政府干预;C不对,凯恩斯主义盛行于二战以后,此时工业革命已经结束;D不对,无论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还是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都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如1929年经济大危机和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A符合题意,市场调节或是国家干预,都涉及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点评:比较型选择题都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所以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没有的,因此同学们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这些备选项表述的正误,这是对学生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贸易保护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破坏性经济政策的代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0年,美国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对2万余种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立即引起欧洲国家对美国产品的报复措施,使全球贸易几乎终止。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许多国家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了。
材料二:著名作家沃尔特·李普曼在1932年曾评论说:“或许,在人类知识的现阶段,我们尚未具备理解这样一种大规模新型危机的条件”,“它也许是一次人类理解能力的危机”。垄断巨头梅隆哀吧:“我不相信我们有什么秘诀或灵符能补救我们所受的灾害。”1933年1月,前美国总统柯立芝在临终前哀叫:“我看不到任何让位于希望的东西,看不到任何有希望的人。”
材料三:1947年10月30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23个发起国签约,承诺在今后的国际贸易中遵循关贸总协定的规定。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缔约国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与经济事务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作出互利互惠的安排,以便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38年国际贸易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给世界所造成的影响。(3分)
(3)概括说明材料三与材料一间的内在联系。据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指出其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重大作用。(4分)
参考答案:(1)特征:国际贸易增长几乎停滞 (2分);国家间外贸联系减弱。(2分)
原因: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面对危机,各国都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政策;人类对威胁其自身利益的全球性危机还缺乏必要的合作认识。(2分,答出两点即可)
(2)影响:①贸易保护主义泛滥,使资本主义世界贸易迅速萎缩;
②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导致国际关系的恶化;
③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④也使得人们对现代资本主义产生了信任危机。(3分,答出三点即可)
(3)联系:材料一中主要国家政府加强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造成国际贸易的日益萎缩和国际关系的紧张,促使各国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而材料三正是在吸取材料一教训的基础上作出的努力,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顺应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2分)
作用:在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2分)
本题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反映了国际贸易的日益萎缩,“许多国家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联系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对各国的打击及各国纷纷抬高关税、各国缺乏必要合作等知识回答“形成原因”。第(2)问从材料一反映了贸易保护的盛行和材料二反映了人们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失望,结合教材知识“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导致国际关系的恶化”,“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等知识回答。第(3)问从贸易保护的消极影响和加强合作的必要性角度入手,分析自由贸易的重要性回答“内在联系”;结合自由贸易对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回答“重大作用”。
点评:起自于美国的29--33年经济大危机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范围广,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矛盾,引起了国际关系的紧张。这说明自由放任的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不仅会对国内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害,还会危及到国际关系。战后及时的吸取了教训,在国际贸易方面相互协调,成立了关贸总协定。减少关税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为国际贸易的稳定快速增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929——1938年美苏德英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百分比)
[? ]
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
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
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