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汉字演变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商周时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
B.秦始皇将统一的“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
C.秦始皇推行的“书同文”未能克服帝国文化交流中的障碍
D.东汉文学家许慎总结出汉字“六书”的理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今天西藏和台湾在元朝时分别由什么机构管辖
①通政院? ②宣政院 ?③澎湖巡检司? ④台湾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宣政院是元朝时开始设置的中央机构,与枢密院、中书省、御史台并列,为元朝中央四大机构之一,管辖全国宗教事务和藏区行政事务。故答案为B项。通政院是元朝设立的管理全国驿站的中央机构;台湾在清朝可是设省。
考点:元朝的行政制度
点评:元代的政治体制是对原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元朝实行一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此外,元朝还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如设置宣政院负责民族和宗教事务,管辖西藏,是和中书省并列的机构之一。与此相关的其他朝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汉代推恩令、宋太祖采取的削实权、收精兵、制钱谷等措施等也需要掌握;此外,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以及采取的措施也需要把握。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生的时间可能是
A.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朝
D.西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话出自《汉书·诸侯王表》:“武(武帝)有衡山、淮南之谋,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A不对,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B不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争霸,周天子更无力控制;C不对,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D符合题意,心寒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来造成王国势力膨胀,汉武帝时采取措施削弱王国势力,禁止诸侯参与地方政事。
考点:本题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点评:“张冠李戴”原来是比喻弄错了对象或事实。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这类题目往往以相关的知识作干扰题肢,考生如果记忆模糊,就会失误。在平时的复习中,考生要注意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对重要史实,要尽可能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防止混淆不清。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开创行省制度的朝代是
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唐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元朝开创的是行省制度,所以C项正确,其他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A.隋唐时期
B.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清朝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五代十国之前,地方割据势力严重,从北宋开始,为了削除地方对中央构成的威胁,有一系列措施颁布,譬如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防止了武人割据局面的重现。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