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论语·里仁》中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关于这一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利于培养高尚的节操
B.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观念
C.符合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
D.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原文大意:真正的君子知在乎道义,不做昧心事,坚持自己的原则,而小人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不顾全大局,这种人就会遭到人们的唾弃。因此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观念
,但没有体现符合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
点评:?否定型选择题也叫逆向选择题。此中题型在试题中有3个备选项是符合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要求的选出来。主要特点是:?
1) 从题干结构上看题干中有表达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词,如“不是”“不包括”“没有”“不正确”“错误的”“无关”“不符合”“不属于”“表述错误的”等。?
2) 从能力要求上看除考察历史学科的一般能力外,还突出考查同学的逆向思维能力。有别于同学们的思维习惯,容易产生失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孔子强调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意思是: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该观点的根本出发点是
A.劝导统治者以德治民
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C.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D.强调“格物致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一国两制”构想的首先成功实践是:
A香港顺利回归 B《中英联合声明》签署 C《中葡联合声明》签署 D海峡两岸交流频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一国两制”最早的成功实践就是在香港的回归,选A.至于《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并不能代表实践的成功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概念的能力。A项是解体的原因,B、C项与史实不符,农业和手工业分离,自已自足不能维持,自然经济解体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近代以来,在改良社会风俗上,大胆冲破清朝禁忌,走在了时代前面的派别是( )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立宪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史实的掌握。在上述各派别中,维新派最早主张改良社会风俗。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