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日:“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最早提出的是
[? ]
A.洋务派
B.早期维新派
C.康梁维新派
D.民主革命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有三种政治势力,即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民主党派。
请回答:
(1)上述三种政治势力在中国前途问题上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2)三个派别实践结果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答案:(1)主张:①国民党主张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坚持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②中共主张推翻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和新民主主义国家。③民主党派主张啊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原因:①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在于它依靠帝国主义的支持,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违背了人民意愿和历史发展潮流。②中共成功的原因在于它代表中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③民主党派受挫的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本阶级的软弱性和局限性,加上国民党、帝国主义的压迫和人民的反对。
(3)结论:①中共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立的。②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比较、分析的能力。本题有三问:第一问比较基础,根据教材史实概括回答即可;第二问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从本质上分析其结果不同的原因;第三问是从以上回答中得出结论,要求学生根据抗战胜利后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国际、国内背景对三个派别的基本主张加以概括分析,得出正确认识。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2:自台湾事后(即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3:大借洋教,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4:使戊戌变法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
——胡适《留学日记》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根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2、3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的态度各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1、2、3,找出维新变法运动的缺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4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根据:三权分立学说。
(2)利用变法抵制农民起义;幻想得到帝国主义支持。
(3)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或答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不敢发动农民阶级(或答缺乏群众基础);不敢反对帝国主义(或答对帝国主义的本质没有清醒的认识,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4)不正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体用之争”中,两者的斗争焦点不可能包括
[? ]
A、是否修建铁路、开矿山、兴电报
B、是否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C、是否在同文馆中增设天文算学馆
D、是否派遣留学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03年有人指出:“选官之祈以神,断案之祈以神……以重要家国大事而轻付虚空无凭,泥塑木雕之一掷,迂愚如斯。”这反映作者
A.抨击迷信思想
B.痛斥君主专制
C.批判宗法制度
D.回击复古逆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国家大事取决于神是非常愚蠢的,体现了作者反对封
建迷信的思想。故选A。BCD材料均未涉及。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史料的基本信息。与此相关的西学东渐的相关内容如开眼看世界思潮、洋务思潮、维新思潮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