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美国经济学家帕尔伯格说:“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他指的是袁隆平
B.他的发明成果是南优一号
C.他的发明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D.他的发明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说的是袁隆平及其科技成果;A.他指的是袁隆平、C.他的发明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D.他的发明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以上描述都是正确的; B.他的发明成果是南优一号,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其成果是南优二号。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杂交水稻的影响:
(1)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2)杂交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876 年,美国庆祝独立一百周年而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 37 个国家参展。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 27 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这说明
A.西方人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
B.中国有着悠久传统文化
C.中国还未跨过近代科学门槛
D.中国生产产品工艺落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美、英、德工业革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中国仍处于落后状态,展品还是农耕时代的产物。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下列现象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 )
①发达国家大肆对第三世界输出工业品并采购原料?②国际商业中心转移到太平洋沿岸
③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④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成为发达国家危险工业的生产场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重在考查考生对国际经济格局的认识,以及对国际经济格局调整相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国际商业中心转移、产业结构的变化不是国际格局调整表现。所以选项②、③与题意不合。所以正确的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面有三处是错误的,请指出并给予更正:(9分)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是围绕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而进行的。汉初,实行分封制,由于诸侯国势力的发展威胁了中央集权,从汉景帝到汉武帝逐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西汉后期,以道作为监察区,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北宋由文臣做地方官,地方军政、财政、司法、市场等权被分散。元朝通过宣政院加强对地方尤其是边疆的有效管辖,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①?
②?
③??
参考答案:①“汉初,实行分封制,”改为“实行郡国并行制”??
②“西汉后期,以道作为监察区”改为“以州为监察区”??
③“元朝通过宣政院加强”改为“元朝通行省制度加强”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从明末清初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民国初年提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初年提倡人权
B.中国实现男女平等
C.性别歧视已经消失
D.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