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西方文化有很多相近之处,下列西方名言在内涵上与中国的“知书达理”一词最为接近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认识你自己”
D.“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2、判断题 (原创题)“一定的社会思想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下列各家思想最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和要求的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3、判断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的是
A.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
D.欧洲国家
4、判断题 提出“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是针对
A.日军残酷的“扫荡”
B.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浪潮
C.国民党反动派向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D.国共主力大决战
5、判断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引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二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核武器、洲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
——摘自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
材料三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摘自江学时《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材料四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引自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原因。(8分)
(2)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三的观点。(6分)
(3)我们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6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