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观察下列图片。

《老建筑与它的百年邻居——上海徐家汇掠影》
问题:从上面图片中可以看到和汲取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黄河清在《“洋”族词的兴衰》中说:“‘洋人’‘洋务’‘洋布’‘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洋”族词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的原因有
[? ]
A.列强侵略的加剧、西方文化的渗透
B.崇洋风气日盛、政府的大力倡导
C.列强侵略的加剧、西方文化的渗透、崇洋风气日盛
D.列强侵略的加剧、西方文化的渗透、崇洋风气日盛、政府的大力倡导
3、判断题 衣冠作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在衣服上绣以飞“禽”走“兽”的区别,文官从一品至五品依次为鹤、锦鹤、孔雀、雁、白鹇等,武官从一品至五品依次为麒麟、狮、豹、虎、熊等。上述服饰的作用是
[? ]
A.御寒保暖
B.标识身份
C.装饰美化
D.个性展示
4、判断题 “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的统计不能说明

[? ]
A.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B.嫁妆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
C.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大为提高
D.嫁妆保留了传统特色,体现了时代特色
5、判断题 近代以来的东、西方社会在相互对视中逐渐加速了文化(文明)的冲突与融合,这一过程也加深了对各自文化(文明)的理解。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二 1840年以来,坚船利炮、声光化电、西艺西政曾依次成为中国人概括外来之物的用语。这个次序反映了认识的逐层深化。但在这些称谓里,外来之物仍然是具体之物。而“欧风美雨”则并不一一而指言其物。在一片风雨之势中,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急速地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欧风美雨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也包含着润物无声的和风化雨。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各种各样的文明在历史上兴起衰落,离散聚合,消失或成长在时间的长河之中。自我封闭,对其他文明采取排斥对立态度的民族,迟早要葬身在时间的大漠之中。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摘自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思想家们对待中国文化的两种不同态度及看法,并分析导致这种分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根据材料二,概述“欧风美雨”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欧风美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
(3)请提炼出材料三中作者的观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你赞同材料中的观点吗?为什么?
?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