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欧洲启蒙思想家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其中“博爱”主张与下列哪一位人物的思想最为接近?
A.孔子
B.苏格拉底
C.墨子
D.普罗塔戈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认为爱人要远施周边,尊卑长幼之间要无差别的互相爱护。虽然孔子主张仁爱,但主要是处理宗法家族关系内部的亲戚关系,而且爱人涉及到国家、上下、君臣关系。?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普罗塔戈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都与题意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曾就新中国历史上某一重大事件作词《自度曲》:“澄波似镜长圆,如今正合林公语。贩毒蕃航,收回天边去。远略精思,光焰辉千古。紫荆花长伴五星旗,教重洋翘首观吾土。”这一事件应为(?)
A.开国大典
B.颁布第一部宪法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解题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紫荆花长伴五星旗”,由已学知识可知“紫荆花”是香港的代表,且“长伴五星旗”,因1997年7月1日香港不再被英国租借,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送给香港的紫荆花雕塑,其希望的花语是:中央政府希望内地与香港,就像紫荆花一样和睦、骨肉情深,永久地在一起,不被任何困难分离,因此C符合题意。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在追求近现代民主政治过程中,一曰理念,二曰民情,三曰实践,关乎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20年11月11日,经过在海上66天的漂泊之后,“五月花号"大帆船向北美大陆靠近。船上有102名乘客,约有三分之一是清教徒(注:英国国教中信奉加尔文主义的改革派)……他们必须想尽办法团结在一起才能够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生存下去。……在经过反复和郑重的讨论协商后,41名男乘客签订了一份公约……我们在上帝面前一起庄严盟誓签约,自愿结成民众自治团体。为了使上述目的得以顺利实施、维护和发展,也为了将来能随时依此而制定和颁布有益于殖民地全体民众利益的公正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我们全体都将保证遵守和服从。
——杨雁:《“五月花号公约"对北美殖民地早期政治体制的影响》
(1)据材料一,概括《五月花号公约》所体现的政治理念。结合所学,说明公约产生的背景。(4分)
材料二?马基雅维里在讨论共和的《李维史论》中说,人性的软弱使民众难以抵抗腐的诱惑,他们不易为共和做牺牲,反而更容易被专制权力所网罗,“为了一点小恩小惠就成为专制的帮凶”。而且,就像罗马共和晚期恺撒称帝的时候“民众懵懂无知,居然看不到正在套到自己脖颈上的缳轭”。现在人们回顾共和在中华民国初期的失败,往往归咎于强权人物对共和制度的破坏。制度的失败总是在历史书里留下太专一的印痕,使那些没有能在历史书里现身的其他失败因素几乎被完全忽略。……1911年的共和革命是在一个人民不自由对自由非常缺乏了解的国家里发生的。中国很幸运地有了像孙中山这样的“贤明之士”,但是,仅仅这样的贤明之士,并不能解除共和的危机:“假如因腐败而衰落的城邦能够东山再起,那也是因为当时正好有德行好的人在世,而不是因为维持着良好秩序的集体德行。此人一死,(国家)便会重蹈覆辙。”
——徐贲《辛亥革命历史教训:腐败的国民乃是共和制度杀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历史书里留下太专一的印痕”包括哪些?对“那些没有能在历史书里现身的其他失败因素”如何认识。(6分)
材料三?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文选》
(3)结合材料三指出在选择和设计民主模式的思路方面,美国和中国有何相似之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立了哪些适合国情的民主政治制度?(5分)
参考答案:(1)(1)理念:人民主权;民众自治;依法管理(契约精神)。(2分,答出两点即可)
背景: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新大陆的发现,西欧国家开展殖民活动;恶劣的自然环境。(2分,答出两点即可)
(2)“在历史书里留下太专一的印痕” 包括: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敌对势力强大, 对共和的破坏;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同盟会内部涣散、意见分歧 (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4分)
“没有能在历史书里现身的其他失败因素”是指长期受封建专制统治的民众的民主意识尚未觉醒, 奴性顺民习性尚未去除。(只答到腐败的国民, 未加以说明的不给分)(2分)
(3)相似之处:都体现本国特色,避免照搬他国(1分)。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等。(4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中提取关键词“自愿结成民众自治团体……有益于殖民地全体民众利益……,我们全体都保证遵守和服从”可分析出理念;结合1620年联系此时和之前相关史实分析背景。
(2)通过出处可看出作者阐述了辛亥革命历史教训中新观点,指的是腐败的国民乃是共和制度杀手,应是那些没有能在历史书里现身的其他失败因素,结合材料“人性的软弱……”“……有德行好的人在世,而……良好秩序的集体德行”首先分第二小问。然后解决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历史书里留下太专一的印痕”可从社会性质,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
(3)材料中体现了不反对不模仿,所以的在选择和设计民主模式的思路方面根据国情。第二问可以结合所学回答。
点评:本题从近现代历史中美政治文明发展角度考查近现代民主政治,涉及北美大陆五月花号事件,辛亥革命,中美政体等史实,历史跨度较大,难度较大。还可以从联系古代民主政治角度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如图反映了爱尔兰财政危机的状况,危机发生后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商讨救助计划,以防引发欧盟乃至全球经济的二次探底风险。2010年12月7日,欧盟同意为爱尔兰提供850亿欧元贷款。这一事件
①说明爱尔兰是欧共体国家 ②表明IMF的宗旨是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③凸显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作用 ④反映了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根据今年六月的统计,全国一亿二千万农户中,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会的,已经有一亿一千万户,占农户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一点七,全国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生产合作组织。加入工业生产合作社、生产小组或者供销生产合作社的,已经占个体手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全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经基本上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个体小商业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合作化。
——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作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我们必须根据原料、资金的可能和市场的需要,积极发展轻工业。采取这个政策,才能够有更多的消费品来供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继续保持物价的稳定;能够更快地积累资金,来帮助重工业的发展,片面地强调重工业的发展而忽视轻工业的发展,结果将反而会削弱重工业……有可能高速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也必须估计到当前经济上,财政上和技术力量上的客观限制,不应当脱离发展的正常比例。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丈件
材料三:会议一致同意党中央根据毛泽东同志的创议而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号召全党同志同心同德,团结全国人民,争取在十五年,或者在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的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争取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关于工作报告的决议
材料四: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只有大力恢复和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坚决地、完整地执行农林牧副渔并举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此目的,必须首先调动我国几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这一历史事件实行中出现了哪些弊端。(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共八大的主要经济主张有哪些?(3分)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证明该决议未能得到有效贯彻的理由。(2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共为“调动我国几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话说明中共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中。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事件: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分)
敝端:①对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②对一部分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不够适当。(2分)
(2)经济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轻工业与重工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速度要与生产力实际水平相适应(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3分)
理由:1958年党制定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与实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观规律,影响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和积极性。(2分)
(3)措施:①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②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2分)
(4)经验教训: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一定要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遵循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这一客观规律。
本题解析:该题问项较多,命题者在设计问题时有梯度,往往先难后易。第一问中弊端课本上有明确的表述,第二、三问解答时一定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一定要结合史实。最后一问的教训应该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失误之处来看,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