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9年3月11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宣布法国将重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一体化机构,降下了“戴高乐主义”外交理念最张扬的一面旗帜。“戴高乐主义”外交理念最张扬的一面旗帜主要指?
A.谋求政治上独立和欧洲联合
B.拒绝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C.赞同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
D.谋求在西方联盟中霸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戴高乐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张“欧洲用一个声音说话”,因此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关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的典范②由经济实体向政治实体过渡
③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④美国希望借此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
⑤是在欧洲一体化和日本经济实力增强的背景下出现的⑥美国的初衷是应对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挑战
[?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据统计,1921年中国的棉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21%集中在武汉、天津。这反映出
A.自然经济未受冲击
B.轻工业发达
C.工业实力强大
D.产业分布不平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棉纺织业主要集中于上海、武汉、天津等长江中上游地区;这说明当时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故选D。仅从材料中棉纺织业的分布情况,无法得出A、B、C三个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流行语往往反映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与时代对应不正确的是
A.义务教育、希望工程——新中国成立初期
B.放卫星、超英赶美——大跃进时期
C.上山下乡、样板戏——“文革时期”
D.经济特区、互联网——改革开放时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A表述不对,义务教育、希望工程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因此选A。
点评:否定型选择题首先是考查同学们的识记能力,在此类题中较多涉及的是历史事实,解答的关键是对历史事实的本质、原因、影响、意义、评价等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其次此类题较多地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所以同学们要对历史概念的内涵、实质有清晰的认识。第三、考查同学们的逆向思维能力,因为此题主要选择错误的选项,而由于同学们习惯了选择正确的选项,所以在思维习惯上不符,往往造成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新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反映了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下列各项最能反映国际关系格局趋向多极化的是
A.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亚非会议
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1971年在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进程中广大发展中国家给以了重大支持和帮助,这表明第三世界力量的崛起和美国孤立中国外交政策的失败,自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以来,第三世界国家对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了有力冲击,多极化趋势日趋形成,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均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前中期,多极化趋势还未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