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文革”期间,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
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②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③首次培育出杂交水稻 ?④成功发射“神舟五号”飞船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③②④
D.①③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儒者以“六艺”(《诗》《书》《礼》《易》《春秋》《乐》)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少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易也。
——汉初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材料二 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一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旧理想。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浙东学派,从南宋到明清,经过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从叶适,到王阳明,到黄宗羲,一脉相承,形成了一整套的经济思想和经济伦理。比如“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提出的“义利兼顾”的思想……余姚人王阳明进一步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的经济伦理,到了黄宗羲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思想。
——王耀成《宁波帮的经营理念》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儒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追求的政治理想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浙东学派代表人物黄宗羲的君主政治观和经济发展观,并分析其思想特点。
参考答案:(1)六艺卷帙浩繁,儒学太博而难以找到要点,用力多,而收效太少。儒学对于正君臣父子,别夫妇长幼尊的礼数,是任何一家都不能更改的。
(2)理想:治国、平天下。
原因:佛教、道教的冲击(宗教的冲击);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不能担当大任;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人才。
(3)君主政治观: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平等。
经济发展观: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特点:对传统的儒学进行批判性的继承。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第(1)问,注意从儒学的内容、儒学的作用两个角度归纳。第(2)问,结合材料即可回答“政治理想”;“原因”则要从统治的需要、宗教的冲击、科举的局限等角度回答。第(3)问,解答黄宗羲的主张注意问题的限制条件;“思想特点”则要从与传统儒学的关系的角度归纳。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2分)如何用“法”来协调社会关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为此作出了各自的贡献,给后人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
——《管仲·任法》
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心度》
故善为主者,明赏设利以劝之,使民以功赏而不以仁义赐;严刑重罚以禁之,使民以罪诛而不以爱惠免。……操法术之数,行重罚严诛,则可以致霸王之功。
——《韩非子·奸劫弑臣》
材料二: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末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也。……使先王之法而在,莫不有法外之意存乎其间。其人是也,则可以无不行之意;其人非也,亦不至深刻罗网,反害天下。故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法律就是人类的理性……法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存在物彼此之间的关系。……有一条基本规律,就是只有人民可以制定法律……每个国家的政治法规和民事法规应该只是把这种人类理性适用于个别的情况。……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非子关于“法”的思想的实质及其历史地位。(4分)
(2)比较材料一、材料二,指出黄宗羲在“法”的来源、目的等方面的进步主张,并扼要分析其意义。(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孟德斯鸠的法律思想。(10分)
参考答案:
(1)实质:通过厉行赏罚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地位:是先秦“法”学思想的集大成者。(4分)
(2)进步思想:来源:黄宗羲主张法由天下人出(天下人共同制订),反对法自君出(3分);
目的:黄宗羲主张法律应该维护天下人的利益,反对法律只维护君主的利益(3分)意义:为中国近代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2分)。
(3)法律思想:认为法由理出(答制订法律必须遵循普遍理性或规律也可得分);只有人民可以制订法律(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得2分)。法律必须保护每个人的人权(即保护每个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权);法律必须限制政府权力,防止政府独裁(4分)。认为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分权;主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并相互监督(4分。答强调司法独立即可得2分)。
本题解析:
(1)考查学生依据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韩非子强调“法者,王之本也。”“……操法术之数,行重罚严诛,则可以致霸王之功。”可见他主张通过厉行赏罚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第二小问他的历史地位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分析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依据“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可见材料一认为法律自君出;依据“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可见材料二认为法律不应该是天子的一家之法,通过分析比较即可得出其在来源上的进步性是黄宗羲主张法由天下人出(天下人共同制订),反对法自君出。在目的上的进步性是黄宗羲主张法律应该维护天下人的利益,反对法律只维护君主的利益。黄宗羲这种思想的意义是为中国近代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3)考查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分析材料依据“法律就是人类的理性”“就是只有人民可以制定法律”“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归纳为:法由理出、只有人民可以制订法律、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并相互监督、法律必须保护每个人的人权、法律必须限制政府权力,防止政府独裁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的建立最能说明
[? ]
A.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确立 ?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
C.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
D.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图为上海造币厂2004年铸造的上海铁路博物馆纪念章,图案为130多年前淞沪铁路上运行的“先导号”机车。选择此图案是为了纪念?

A.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
B.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条铁路
C.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奠定
D.中国的第一条干线铁路顺利通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