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1957年——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 ]
A、1957年到196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在持续下降
B、“文革”的“左”倾错误波及农业生产领域
C、1958年到1960年农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中央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政策后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2、判断题 下列事件,与“走出去”战略无关的是
A.海尔集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B.具有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
C.招商引资热潮的出现
D.对外承包、劳务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
3、判断题 据美国《福布斯》杂志2008年12月报告,世界上评选出中国10个变化最大的城市,其中深圳市排名第一位,北京市排名第五位。北京市的发展主要是借助奥运会的东风,而深圳市的发展主要是:
A.中国加入了WTO
B.人才和产业优势
C.历史文化悠久
D.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4、判断题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5、判断题 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历史证明,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其完全正确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B.它体现了当时领导人急于强国的主观愿望
C.它是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必然选择
D.它是中国缺乏建设经验的一种极端体现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