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④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01年1月,清廷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这里的“改弦”是指?
[?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用另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天赋人权?
B.君民共主?
C.主权在民?
D.民贵君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摘自《筹办夷务始末》卷25?
材料二: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政变!’;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摘自陈独秀《警告青年》
(1)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代表哪一个派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以上材料,指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派别:分别是洋务派、维新派。
(2)分别指民主与科学。
(3)历程: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在政治上的主张是
[? ]
A、振兴工商业
B、兴办学校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推翻清朝统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