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中共中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在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八一宣言”中
D.《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
2、选择题 史学家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A.掀起瓜分狂潮
B.发动战争扩大市场
C.扩大资本输出
D.割占中国台湾
3、选择题 《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指中共——引者)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最后的决裂”责任在中共
B.1922年中共已经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C.中共应该主动与国民党决裂
D.“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发展
4、选择题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文中的“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选择题 “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血战!”这是《黄河大合唱》中的一段朗诵词。它描述的主要是
A.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
B.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
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敌后抗日
D.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