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中共中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在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八一宣言”中
D.《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史学家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A.掀起瓜分狂潮
B.发动战争扩大市场
C.扩大资本输出
D.割占中国台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南京条约》签订十年后,英法等国感觉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所以其商品倾销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所以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指中共——引者)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最后的决裂”责任在中共
B.1922年中共已经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C.中共应该主动与国民党决裂
D.“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作者认为中共如果不和国民党合作,干的会很糟,国共合作后,如果中共早有合作破裂的准备,会干的更好,故B的说法最符合题意;A.“最后的决裂”责任在中共,从材料中看不出来;B.1922年中共已经决定与国民党合作,从材料中看不出来;C.中共应该主动与国民党决裂说法不符合作者意图,作者意思是做好准备,而非主动决裂。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国民大革命
点评:国民大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本阶段需要把握以下知识点①本阶段也称国民大革命时期;②本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与列强和北洋军阀的矛盾;③打倒列强除军阀是革命的主要任务;④革命的领导组织是革命统一战线;⑤革命的主力是国共两党代表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⑥革命的高潮是北伐战争,革命的成果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发生分裂,大革命失败。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文中的“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材料“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表明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故鸦片战争符合题意。故选A。BCD都是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
考点:鸦片战争
点评: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国门而发动的侵略性战争。战争以中国战败而告终,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降低关税都有利于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但是由于中国的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的商品销售受到严重的阻碍。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血战!”这是《黄河大合唱》中的一段朗诵词。它描述的主要是
A.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
B.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
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敌后抗日
D.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题干反映的抗日地点和战斗的方式分析,应是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日,C项正确;ABD项分别是20世纪二三十年与19世纪40年代,题干无从反映。
考点:抗日战争的概况
点评:抗日战争期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采取党外合作的方式,有两个战场,即是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