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85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这反映出(?)
A.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
B.突破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传统观念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2、判断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关系到国计民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到1960年粮食产量变化图

材料二 到粉碎“四人帮”以后的1977年,人均口粮还没有达到1957年的水平,全国有1.5亿农村人口的口粮不足。
材料三 1954年,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自1955年开始,我国粮食部首次发行全国粮票,国家对粮食及粮食制品定人定量、计划供应。90 年代初,使用了近40年的粮票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导致图中粮食产量两次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造成材料二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粮票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4、判断题 有研究人员作了《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右图显示了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它说明

A.安徽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源地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非常适合国情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遭受严重的挫折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需要调整完善
5、判断题 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为加快利用外部资金、引进技术的步伐,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其中,山东的有:①日照?②?青岛?③烟台?④威海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