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据统计,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61328亿美元,增长了将近100倍。即使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商品出口值也增长了15倍多,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后乃至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而且,世界贸易实际价值的增长速度(年平均增长6%左右)超过了同期世界实际GDP增长的速度(年平均增长3.8%左右)。不属于上述时期国际贸易发展的原因是(?)
A.世界贸易自由化体系推动
B.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
C.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
D.货物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居主导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战后的1947年成立了关贸总协定,致力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推动了贸易的发展,因此A正确;B项正确,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也推动了贸易的发展;C项正确,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发展和贸易额的增加。D项错误,实物交易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
点评:战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关贸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增长。全球贸易的增长是全球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材料中涉及到的原因之外,新式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的发展以及两极格局的结束等都是重要的推动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表,可以得出的最合理结论是

A.西方科技传人中国后,最早应用在上海
B.中国引进的西方技术都是实用性技术
C.中国近代化呈现明显的地域不平衡
D.中国工业革命吸收了西方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选项说法缺乏依据,过于绝对化。根据图表可以判断出其基本上是科技成果,所以B说法错误。根据上海和重庆科技成果出现的时间看,时间差距比较大,所以C选项说法正确。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D选项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文言文,理解分析的能力,解答时抓住材料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一信息,可判断它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由已学史实可知老子思想中的精华就是辩证法的思想,因此可以判断这是道家的思想。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91年以来……开放的全球经济已经并且仍在快速扩张。目前,这种扩张正推动着国际秩序在本质上发生新的变化……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不再是客体和旁观者,而是自己掌握命运的博弈方了……权力正在从国家流散到其他行为体……在这种环境下,国家权力的传统行使方式,无论是经济权力的还是军事权力的,已经越来越不灵了。”下列理解不符合材料信息的是
[? ]
A.经济全球化推动着国际秩序的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使一些行为体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力大大增强
C.经济全球化使单个国家依靠其经济、军事权力操控国际秩序的影Ⅱ向力大大减弱
D.经济全球化使国家的概念越来越模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下令禁止缠足,并指出缠足致使“四万万人变成无用之物,必将使民族衰落”。材料反映出清末移风易俗具有明显的
A.民主色彩
B.革命色彩
C.封建色彩
D.政治色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材料“清光绪二十四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下令”说明这是清政府的行为,体现了政府的政治行为,与革命无关,而且此时下令的是封建社会的政府,和民主没关系,也与封建色彩无关。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