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以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08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我们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使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胡锦涛《2008年新年贺词》
材料二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上的报告
请回答:
(1)如何理解“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以后,我国是如何进行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为参与全球化,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的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改革开放使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
有制崇拜”。下列内
容明确体现出打破“所有制崇拜”
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中共“十五大”明
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
D.邓小平南方谈话阐释姓“资”还是姓“社”问题
3、选择题 下表为“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成就巨大
B.农业增长相对缓慢,工农业比例失调
C.浮夸风气严重,产量数据严重失实
D.学习苏联模式,存在与其相似弊端
4、判断题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大跃进”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文化大革命”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地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转折。

请回答:
(1)列举两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或举措。
(2)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