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以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08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我们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使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胡锦涛《2008年新年贺词》
材料二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上的报告
请回答:
(1)如何理解“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以后,我国是如何进行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为参与全球化,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的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2)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城市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改革开放使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
有制崇拜”。下列内
容明确体现出打破“所有制崇拜”
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中共“十五大”明
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
D.邓小平南方谈话阐释姓“资”还是姓“社”问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表为“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成就巨大
B.农业增长相对缓慢,工农业比例失调
C.浮夸风气严重,产量数据严重失实
D.学习苏联模式,存在与其相似弊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点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浮夸风出现是在1958年大跃进运动后,而图标是1952、1957年,故C项不正确。1953年中国开展一五计划建设,学习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但是造成工农业比例失调,故ABD项解读正确。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大跃进”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文化大革命”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地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转折。

请回答:
(1)列举两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或举措。
(2)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1)举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过程中,党的基本路线的确定、重大方针的颁布和相关举措均可。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经济发展或“文化大革命”导致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
(3)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探索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独特模式。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是一个过程,它的确立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探索出了经济发展的独特模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