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古代学者在评价某人时说:“使民内急耕织之业以富国,外重战伐之赏以劝戎士(奖励将士),法令必行。”此人应该是
A.商鞅
B.北魏孝文帝
C.唐太宗
D.康熙帝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商鞅变法的理解。由“使民内急耕织之业以富国,外重战伐之赏以劝戎士(奖励将士),法令必行。”得知这主要反映了商鞅采取的废井田开阡陌封疆,奖励耕战。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试结合所学内容,简要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本题9分)
参考答案: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积极、主动、彻底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迁都洛阳、改行汉制、移风易俗等措施,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产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这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基础。(5分)
当然,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忽视了本民族文化特点,使得鲜卑族拓跋部逐渐融入其他民族,这是值得吸取的教训。(2分)
从历史的进程来看,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作出了贡献。(2分)
本题解析: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既要看到他的积极方面也要看到他的消极方面,同时要注意两者的主次关系。评价古代历史人物一定要坚持生产力标准,要注意站在是否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祖国统一的高度看问题。评价孝文帝要注意他顺应时代潮流,对鲜卑族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基础。同时既要看到他我国是我国少数民族首领,也不能忽视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一部分,也应该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立场上看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商鞅变法中,在变革经济基础方面最突出的是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令民为什伍
C.燔诗书而明法令
D.平斗桶权衡丈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在陕西拜祭黄帝陵,共产党的祭文是:“维某年四月五日,苏维埃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恭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束帛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陵。”该文中的“某年”可能是
A.民国二十年
B.民国二十四年
C.民国二十六年
D.民国二十九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国共两党在陕西拜祭黄帝陵、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等信息表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已正式实现,“某年”应指1937年。换算成民国纪年是民国二十六年,选C。
考点: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的换算
点评: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比较简单。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这一年是民国元年,所以民国纪年+1911年=公元纪年。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拿破仑殖民统治措施有哪些相同点?
①打击马木路克势力?
②废除包税制?
③建立了一些近代工业
④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
⑤引种新的农作物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