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
A.开始重视亚非拉国家的作用
B.无意与第一、第二世界搞好关系
C.已经放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强调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反对霸权主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主题一 第三世界与“冷战”?
使资本主义在世界上获得安全的期望,以及美国资本家个人无意于对这一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的令人失望的状况,使得冷战中历届美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把力量投入对第三世界的广泛的援助计划。塑造这些政策创议的,仍然是美国战后在日本和西欧的经验:与援助挂钩的是受援国必须允许美国进入其市场,允许美国公司汇出其利润;同时作为援助的条件还有政府改组,并且将共产党人和左翼社会党人排除出政府。
——摘编自文安立《全球冷战:美苏对第三世界的干涉与当代世界的形成》
主题二 第三世界与多极化趋势
第三世界国家是指坚持留在美苏控制的两个集团以外的国家。但这并不是说,所有参加1955年4月万隆会议的国家与两个超级大国都没有任何联系,对它们都不承担任何义务,例如,土耳其、中国和菲律宾都参加了万隆会议,但把它们称作“不结盟”国家就不合适。……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世界上发生了第二次非殖民化高潮,这使大量新独立的国家加入了第三世界国家的行列。……第三世界国家的数量激增后,便开始控制联合国代表大会。……即使在不结盟国家最高级会议上,反殖民主义问题也被日益重视。这些会议的召开地点(1961年在贝尔格莱德,1964年在开罗,1970年在卢萨卡)也说明,人们关注的问题已不在欧洲。世界政治的控制权已不完全掌握在握有最大军事、经济力量国家的手中。——摘编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
主题三 第三世界与全球化
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将成为发展中国家崛起的千载良机,而有的学者认为全球化加剧了贫富分化,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1)20世纪50年代中期,第三世界开始兴起的标志是什么?美国政府大力援助第三世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
(2)为什么把中国称作“不结盟”国家不合适?“世界政治的控制权已不完全掌握在握有最大军事、经济力量国家的手中”说明了什么?(6分)
(3)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7分)
参考答案:
(1)1955年万隆会议(亚非会议)的召开。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攫取巨额利润。
(2)原因: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说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有力地冲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
(3)经济全球化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长远看,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发展经济就必须勇敢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做到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制定合理的对策迎接挑战,同时也要努力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秩序。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冷战、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经济全球化,意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笫一小问结合“20世纪50年代中期”这一时间信息回答;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分析美国的主要目的,如“援助的条件还有政府改组,并且将共产党人和左翼社会党人排除出政府”等。弟(2)问,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关系的史实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信息回答。第(3)问,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材料一?今天希腊的生存,受到数以千计共产党徒领导的武装人员的恐怖活动威胁。他们在许多地点,特别是沿着希腊国境,反抗政府的命令……希腊如果要成为一个独立自尊的民主国家,必须要有支援。而美国必须给予这种支援……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们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征服企图。
——1947年3月杜鲁门致美国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恢复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钩心斗角阻扰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世界第一位,甚至没有人向我们挑战,因为我们垄断着原子武器。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
──尼克松l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杜鲁门致美国国会咨文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这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请各举例说明美国、苏联在经济、军事
领域的对抗措施(8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这之后国际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分)
参考答案:(1)核心内容:遏制共产主义(2分)
影响: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形
成(2分)
(2)经济措施:美国——马歇尔计划;苏联——经济互助委员会(4分)
军事措施:美国——北约?苏联——华约(4分)
(3)变化:变化:由美苏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过程。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这反映了中国政府
[? ]
A.争取法国支持,重返联合国
B.意在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C.支持世界多极化、维护世界和平
D.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新中国建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度居高不下,其原因是
[? ]
A.大跃进推动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B.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得到广泛认可
C.和平与经济发展使生存环境日益改善
D.土地改革彻底改变了小农生产方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