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五)
2、选择题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反映的现象是 ( ) |
3、选择题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B.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我国具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丰富原料
D.“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4、综合题 农业是古代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之上,古代中国商业产生并不断发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什么?封建统治者执行这一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2)与唐朝以前相比,宋朝以后我国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2006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乔家大院》以明清时期的商帮为原型。请问明清时期的著名商帮有哪些?(2分)
(4)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战斗中被打垮………”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清政府采取了哪些“不顾时势”的政策?(2分)这一政策造成的消极影响有哪些?(2分)
5、选择题 宋至明时期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发展的时代。下列与其关系密切的文化现象有
①词成为文化的主流 ②瓦肆、勾栏的兴起 ③章回小说的出现 ④谴责小说的出现
⑤风俗画的出现 ⑥杂剧的产生 ⑦京剧等剧种的出现
A.①②③④⑤⑦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②③④⑤⑥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康熙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