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韩厚健回忆说: “……在外有百万大兵压境的险恶形势下,我们成功发射了……使国家发展空间技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也显示了国防实力,为保卫国家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你认为韩厚健回忆的事件是(?)
A.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氢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
D.“神州五号”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在外有百万大兵压境的险恶形势下”指的是 20世纪六七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联陈兵中苏边境,排除D项;“我们成功发射了”、“使国家发展空间技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排除A、B;这一事件是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选C。
点评:新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
20世纪80年代以前:(1)美国敌视新中国,企图扼杀新生政权;(2)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3)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新中国重点发展军事科技,如原子弹、导弹、氢弹、人造卫星,提高了国防实力,巩固并维护了中国的国防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安定的外部环境。
20世纪80年代以后: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国际经济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3)改革开放日益深化。中国科技发展的重点是为经济服务,如注重核能的和平利用,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等;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致力于提高综合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影片《三毛流浪记》主人公三毛在20世纪40年代流浪到上海,看到美国商品充斥着各家店铺,他非常困惑,请指出他困惑的原因:
A.三毛的观察不全面,英、法、日等国的商品也充斥着中国市场
B.四大家族的经济严重受损,不得不依赖美国商品
C.美国经营商业的技术比其他国家水平高,中国人只喜欢美国货
D.是因为蒋介石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大量出卖国家主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得出的关键信息“20世纪40年代”“上海”“美国商品充斥着各家店铺”,根据所学知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蒋介石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分析的能力。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的革命色彩,故B正确。A为废止缠足的运动,C为婚礼习俗变化,D为近代交通工具黄包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人认为“失业和贫穷通常是与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联系在一起的两大灾难,但是今天,西欧和北美的千百万人也在深受这两大灾难之苦”,该观点意在揭
示“今天”
①第三世界的失业和贫穷与发达国家有关
②发达国家应帮助第三世界解决失业和贫穷
③重大问题往往具有整体性、共通性的特点?
④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时代主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张謇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是为了通过兴办实业来实现中国的富强,这种观念意识是实业救国的思想,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考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