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曾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
A.“天人感应”理论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体运行法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宋明理学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为根本目的,“天理”意为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故本题应排除A、B、D三项,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条约规定的内容中,突出反映了帝国主义对华采取资本输出侵略方式的有①《北京条约》②《中法新约》③《马关条约》④《辛丑条约》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资本输出的侵略方式是帝国主义阶段的主要侵略方式,在此之前,西方列强在华设厂是非法的,没有条约依据,可排除①,而《辛丑条约》内容除赔款外,其他都是政治性,故也可排除,②③易选,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关键是( )
A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 D它宣扬了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察对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思想的原因的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以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下列相关认识,符合史实的是(?)
A.第一届人大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第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
C.第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干扰
D.第五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不对,第一届人大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B不对,1958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D不对,1999年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从表格中可知第三、四届人大工作任期期间几乎未召开会议,说明人民代表无法行使其权利,这一时期又主要在“文革”时期,是“左”倾错误发展最严重的时期。C项符合题意。,
点评: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背景、内容、特点及对三大政治制度的建设是高考高频考点。命题可能会将中国民主化、法制化进程与人权问题联系起来考查,从现代化的角度理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公元前6世纪左右,中国、印度、希腊三个文明中心几乎同时进入思想繁荣时期,哲学思考十分活跃,都开始思考生命、社会之目的及其意义等重大课题。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中国哲学长期集中在对社会性和政治性的人的考察上,这是一种压倒一切的“人道主义”,它着重的是社会而非个人,这与古印度、地中海文明强调神及彼岸世界的哲学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美·费正清《中国的传统与社会》
请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家为什么那么关注“人”,而不像西方那样关注“神”?(2分)
(2)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统治者的许多做法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甚至是扼杀人性,试举两例说明。(4分)
(3)在某种程度上说,人类历史是一个“人不断解放”的过程。到18世纪末时,人类为
解放自身在生产力、思想观念、政治地位方面做了哪些努力?(4分)
(4)中国近代史上,为了人的思想解放,中国社会各阶层做了哪些努力?(4分)
(5)从历史的角度看,实现人的解放的根本条件是什么?(
2分)
参考答案:(1)原因: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社会急剧变化;(1分)人民力量的显现,促使思想家们关注大众、民生。(1分)
(2)举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教;八股取士、文字狱等。(4分。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3)努力:生产力:工业革命,使人的双手获得极大解放。(1分)思想观念:进行了文艺
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反封建的文化运
动,使人的精神得到极大解放。(2分)政治地位进行革命或改革,建立并完善了资产阶级民主法制。(1分)
(4)努力:维新派提出“兴民权,实行戊戌变法;(1分)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进行辛亥
革命;(1分)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倡民主与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1分)中国共产党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分)
(5)根本条件:生产力的发展。(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