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汉书?董仲舒传》中说:“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用之处。”由此可看出董仲舒主张
A.思想统一
B.三纲五常
C.君权神授
D.以刑辅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用之处”可知董仲舒主张以刑辅德,故答案选择D项。“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认为要维护政治的统一,必须实行思想的统一,故A项不符合题意;“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一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将这些归纳为“三纲五常”, 故B项不符合题意;“君权神授”指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故C项不符合题意。
点评:关于董仲舒的“新儒学”,汉代儒家思想成为正统,考查集中在其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出的背景、内容(对儒家思想的新发展)和影响(汉代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多以史学材料、名人观点切入,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
庄重是自傲与顺从之间的中庸
谨慎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
文雅是滑稽与呆板之间的中庸
高尚是卑屈与顽强之间的中庸
娇柔是病态与坚韧之间的中庸
材料2:好奇心是人类了解自己和环境的一种基本需求,如果没有好奇心,人类将永远停留在懵懂无知的阶段,问题是引导好奇心的基本想法。如果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意在了解世界和人类自身,那这些问题就是哲学问题。甚至可以这样说:技术专家力所不及的问题,便可称为哲学问题。例如: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等等。
材料3: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本质曾下过三个论断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人是理性的政治动物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1)材料1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政治观点?他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
(2)根据材料2、3,请你说一说人的本质的认识是什么?
参考答案:(1)中庸之道;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过度、不及、中间,任何行为和感受都有一个中间性的问题,过度与不及产生失误,中间往往能够获得成功并受到人们的尊重;看法:是一种明智的态度与方法,是一种境界。(2)发现、创造、本善、本恶、良知、理性等。(可以根据理解获取更多信息)
本题解析:本试题主要根据课本知识的运用老考查学生的能力,第一问中要求从材料中提炼取得和课本知识中取得;第二问取决于你所学知识和你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当然必须与材料相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08年起,中国传统节假日中增设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要证明这些节日最早出自某个地区或国家,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
A.历史文献记藏
B.政府发表的声明
C.联台国机构认定
D.专家学者的解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文化常识的理解,题目设置难度不大。解题关键是要弄清楚选项中哪些是一手资料,哪些是二手资料。显然A古代历史文献属于实物资料,属于第一手资料,可以作为直接证据说明题中所提节日;而B、C、D所提到的证据都是二手资料,并都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而且都是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待古代事物,当然不能作为直接证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麦道公司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示意图:

? 材料二 据联合国《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1980年全球已有15000家跨国公司,35000家分支机构;2000年全球有63000家跨国公司,分支机构达70万家。跨国公司的生产总值已超过工业世界总产值的30%。目前,全球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的90%。跨国公司的贸易量已占全球贸易总额的40%。
? 材料三 漫画:资本的跨国运动

? 材料四 智利反全球化大游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为什么麦道公司要如此多的国家为其生产飞机零部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分工客观上使生产要求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国际分工也使得各国的技术和生产具有比较优势,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高的生产利润。
(2)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进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3)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不能阻挡;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面临严重的挑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有学者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坐而论道”,从宋太祖以后“站而论道”,到了明清只能“跪奏笔录”,这反映的问题是(?)
A.丞相权力不断削弱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C.君主权威不断强化
D.古代礼仪制度日趋完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强化,本题较为常见,大臣从“坐”到“站”再到“跪”,反映了大臣的地位不断下降,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故答案选择C项。“大臣”不仅指丞相,还包括其他重臣,故A项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B、D项内容,故不选。
点评: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强化的演进,自汉、唐、宋以来政治制度的变化,都是以强化皇权,相权不断遭到压制直至废除的特点,凸显古代政治政治制度的“人治”特征。以史为鉴,对该部分的掌握,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和谐社会有历史借鉴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