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关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和古罗马的法律,表达最为合理的是
A.都使妇女权益受到保护
B.都导致最终的衰落
C.都保护所有居民利益
D.都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用排除法,AC不符合古希腊民主政治,古希腊民主政治只适用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奴隶排斥在外;B不符合罗马法,罗马法维护了古罗马的统治秩序。因此选D。
点评:从高考命题的角度看,对罗马法的考查侧重于罗马法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对罗马法重视保护私有财产的特点考查较多,实际上体现了党的十七大要求保护私有财产的热点,体现了以史为鉴的命题原则。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台湾问题的了解。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和平解决台湾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提出的。因此A《共同纲领》可以排除;提出方针之后,形成共识才可以写入宪法,因此宪法不可能是第一次;D项“九二共识”是两岸只有一个中国,也不是第一次提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因此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某同学把区域性合作组织几种模式的特点作了如下归纳。下列模式对应组织,正确的是
模式1
|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
模式2
|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
模式3
|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
模式4
| 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
A.模式1——北美自由贸易区? B.模式2——上海合作组织
C.模式3——亚太经合组织? D.模式4 ——欧洲联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模式一中“货币统一”可判断出是欧盟,故A项错误;由模式二中“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可判断出是北美自由贸易区,故B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由于各成员国差异较大,因此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自主自愿的原则,故模式三为亚太经合组织,故C项正确;上海合作组织开创了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区域合作关系,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目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统治方式,(6分)并分析民本思想的内涵。(2分,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本质区别,并简析民主思想在近代中国兴起的历史必然性。(7分)
参考答案:
(1)主要内容:民为邦本;因民利而利之;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每点1分,4分)
理想方式:君主用贤人,行仁政。(2 分)
思想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每点1分,2分)
(2)本质区别: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 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 最终形成 “主权在民” 的认识。(每点2分,4 分)
必然性: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任答三点,3分)
本题解析:
(1)《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目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荀子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概括起来就是民为邦本;因民利而利之;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表现了儒家的理想方式:君主用贤人,行仁政。从而总结民本思想的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
(2)民本思想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民主思想“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否定封建君主制, 最终形成 “主权在民” 的认识。民主思想在近代中国兴起是大势所趋,时代潮流所致,内外因素综合的结果: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资料一:欧阳修为范仲淹作神道碑,记述他的生平和政绩,却未提到建设义庄的事。
资料二:钱大昕在七律范文正公祠中有云:「义田遗泽尚如新,古貌依稀佛地人」,「未登宰相输琦弼,已到真儒继孟荀」。
资料三:民国吴氏宗谱的家训有云:「子孙贵盛,家门之幸。当思范公,顾恤同姓。」
请依据这三条资料,选出适当的叙述
A.范仲淹建设义庄这件事,当时的人并未如后代的人们那样的重视
B.资料二与三高度评价范仲淹的义庄,反映宗族义田在宋代以后得到发展
C.清代与民国人们念念不忘范仲淹的义庄,是因为宗族义庄盛况不再,希望回复古制
D.钱大昕对范仲淹的评价采保留态度,认为他的政绩不如韩琦、富弼,只会发表空洞的议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欧阳修与范仲淹同时代,但欧却未提及,反而清代的钱大昕和民国的吴氏宗谱提及;C资料二、三之内容看不出来;D是称赞; 故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