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5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期,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出现了那些新变化??
(2)此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社会关系、价值观念有何影响??
(3)此时期,我国对外关系的发展方面,出现了那些新特点?这些特点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参考答案:(1):变化及影响:①农业: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增长,农业经营方式改变,社会分工扩大,农业经济结构变迁,从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②城市:工商业城镇兴起,劳动力市场出现;③手工业:手工业发展,出现新型手工业工场,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④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极大增长,货币使用向贵金属白银转变;⑤赋役:从实物和力役向货币税的转变; (2)对社会关系影响:从人身依附关系向经济关系转变;对价值观念影响:从重农抑商向工商皆本转变;?(3)新特点:科技文化领域西学东渐;影响:为中国传统科技发展带来了新生机。政府政策方面,逐渐闭关;影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转型。殖民者不断骚扰中国边疆;影响:边疆危机由内转外。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分析、归纳、综合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以为明末清初在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发展变化方面为研究对象,对此,中学历史教材中有相应的知识叙述,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考生能否充分利用相关知识进行概括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理解。由“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得知材料反映了晚清婚俗的变化是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面的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区别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
A.社会制度不同
B.实施群体不同
C.主要作用不同
D.享有权利不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即社会制度不同。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34年公映的影片《渔光曲》(?)
A.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B.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C.是中国第一部获国际荣誉的影片
D.主题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35年2月,《渔光曲》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从而使本片编导蔡楚生一跃而成为世界性的电影艺术家。其它几项,1905年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即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唱遍大江南北,后来成为我国的国歌。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改革开放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
A.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三大政治制度建立的标志
C.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继承和发展了五四年宪法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原则,是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新时期需要的、能够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好宪法,宪法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障的人权。为建设法治国家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导,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