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深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
B.政府曾经起到推动作用
C.地域存在严重的不平衡
D.社会风俗全盘西化是趋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是关于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说法正确;C是关于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说法正确,当时沿海变化快,内地变化慢,城市变化快,农村变化慢;D说法不正确,当时呈现中西合璧、中西并存的特点,而非全盘西化。
点评:否定型选择题首先是考查同学们的识记能力,在此类题中较多涉及的是历史事实,解答的关键是对历史事实的本质、原因、影响、意义、评价等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其次此类题较多地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所以同学们要对历史概念的内涵、实质有清晰的认识。第三、考查同学们的逆向思维能力,因为此题主要选择错误的选项,而由于同学们习惯了选择正确的选项,所以在思维习惯上不符,往往造成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所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能直接而充分说明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有?
A.一箭多星技术的掌握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葛洲坝水利工程建成
D.籼型水稻培育成功和推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目要求的是新的科技成果,而且“直接而充分说明”,其中ABC属于高科技领域但是其效果不是很快能见效的,不是直接的作用D中粮食作物品种的改良能很快促进产量的提高,所以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主要依据是(1)确认了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核心的国家制度(2)确认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3)规定了主权在民、民族平等、民主自由等原则(4)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A.(1)(2)(3)
B.(2)(3)(4)
C.(1)(2)(3)(4)
D.(1)(3)(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当时袁世凯已经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故(1)错误。《临时约法》的核心内容是主权在民、民族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制度。(2)(3)(4)正确,故选B。
点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施政原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但《临时约法》没有涉及反帝、反封建,也没有具体涉及关系到“民生”的土地问题,带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在某些地方甚至是孙中山先生旧三民主义的倒退。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希腊的强邦(斯巴达和雅典)即使在鼎盛时期也仅仅是个称霸的盟主,并没有用武力去吞并邻邦,希腊世界始终是一个小国林立的城邦世界,而绝大部分希腊城邦在政治上都不同程度的具有民主色彩。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发展的趋势却是一统天下,中央集权,最终建立君主专制的大帝国。这其中的原因如何?请你尝试分析。(12分)
参考答案:希腊地理环境有利于航海交通和商业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内外交流,形成了希腊文化开放性、多元性的一面;同时又造成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地缘性特征迅速凸现,有利于冲破氏族部落血缘关系的影响,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华文化发祥于中原地区,精耕细作的农业使人们安土重迁,长期以来血缘纽带不能冲破,治水、对外征战等公共事务的需要,更容易形成专制集权的体制。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一外国记者提问李鹏总理:本届政治局中有许多都是留苏学生,这种构成会不会对中国外交的倾向性产生影响。总理回答:照记者的逻辑,我们现在大量青年人在美国学习,将来的领导层是不是就要形成一个“亲美派”。这一回答说明了
A.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B.中国实行全方位的无敌国外交
C.美苏两国均不是中国的盟友国
D.两极格局下没有中间道路选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李鹏总理的回答表明中国外交不会出现倾向性,意味着中国实行全方位的无敌国外交。故选B。A项与材料内容无关;C、D两项对材料理解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