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2、选择题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
3、综合题 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
材料一 有人说,如果不懂得小农经济,也就不可能深刻理解中国历史。小农经济在古代诗作中有充分的反映。例如: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1)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古代中国农业发达的原因。(4分)
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明清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2)材料二中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1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4分)明清时期“新经济的萌芽”又是指什么?(2分)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向?(2分)
材料三 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有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力。
——马克思《资本论》
(3)在古代中国“资本在它萌芽时期”,国家政权给予帮助了吗?(1分)依据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当时国家政权采取的政策。(2分)
4、选择题 元代王祯指出:“田尽而地,地尽而山,山乡佃民,必求垦佃,犹不胜稼。”这反映的本质是
A.小农经济生产规模小
B.小农经济阻碍经济发展
C.自耕农经济非常脆弱
D.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
5、选择题 黄仁宇在《大历史不会萎缩》一书中说:“在中国地图上可以画出一条15英寸等雨线……凡线之以南以东,平均每年至少有15英寸之雨量,可堪耕作,线之以北以西,则低于此最少的雨量。而这等雨线也是胡汉之分划和少数民族及多数民族几千年长期交兵之处,而尤以气候干旱和人口过剩时为然”。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古代时期,气候条件对人们的生产方式具有重要影响
B.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为了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会发动对中原地区的战争
C.15英寸等雨线是导致少数民族和多数民族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D.15英寸等雨线以南以东地区农业文明比较发达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