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着力于称霸世界,推行遏制社会主义的冷战政策。下列各项与美国冷战政策无关的是
A.联合国的成立
B.北约的形成
C.华约的组建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正如一些美国史学家所指出的,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文献”,?虽然在某些方面美国对苏联做出让步, 但实际上美国有“隐蔽”?……几乎所有二十个拉美国家政府一直在重要问题上跟着华盛顿投票,华盛顿利用它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行使否决权归于无效。?
?一一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1)为什么美国能有这种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早在20 世纪60?年代,亚洲和非洲的成员国已经占有联合国大会过半数的席位。美国失去了原先能够组成的对莫斯科的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尽管奉行不结盟政策, 但却百般挑剔美国,他们大多数一贯在所有的问题上投票反对美国。
一一摘自林克 (1990?年以来的美国史)
(2)材料二反映出美国对联合国的影响力明显削弱了,其原因是什么?这种状况的后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国家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 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各国的事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在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该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
一一摘自胡锦涛在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的演讲
材料四?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我们主张,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 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一一摘自江泽民在乔治·布什图书馆的演讲
?(3) 据材料三、四回答,中国对维护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提出了什么重要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原因: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控制拉美国家。方式:通过控制多数票的方式,操控联合国。
(2) 原因:亚非同家纷纷加入联国;一方面使美国失去了多数票的控制权;另一方面亚非国家联合反美反霸。后果:联合国成为弱小国家伸张正义的讲坛,同时,使美国在联合国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3)加强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通过协谈判和平解决争端;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时代的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在这个时代中
[? ]
A.美国凭借其实力充当资本主义的保护神?
B.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
C.发达国家主宰着当今世界的事务?
D.发展中国家完全处于不利地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德把人类社会划分成两个阵营:一边是普通百姓,和平对他们而言是最有益的;另一边是王朝统治者,他们不断把百姓赶进战火硝烟。这种区分带有革命性的含义,各国民众应该在理性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在共同的和平的利益上形成跨国界的共识。
——托布约尔?克努成《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
材料二?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根本不在乎反对派的遭遇和对犹太同胞的种族隔离现实。对他们来说,德国在重新前进,而这是最重要的。由于建立了战争工业,又进行了修筑高速公路等大工程,失业现象很快就消失了。国家号召所有的德国人都买一辆“大众”牌轿车。巧妙的宣传使人人感到生活在伟大的时代。
——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等《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康德对世界和平的基本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的原因。结合这一事例,简析材料一中康德和平观的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和平是普通百姓的共同愿望;各国民众应该联合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人类最终会走向永久的世界和平。
(2)原因:希特勒利用了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煽动极端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希特勒的欺骗宣传;德国民众认为,希特勒能使德国重新前进;希特勒的扩军备战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局限性:康德的和平观是建立在民众理性的基础上。但在现实中,民众的和平理性却会受到极端民族主义观念、统治者的欺骗宣传等因素的干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