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美国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这实在是一个奇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对美国发展各有什么重要影响?
(2)移民对美国崛起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历史上有哪几种重要的移民形式?对美国社会发展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也是美国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试举三例说明200多年来美国是怎样抓住有利的国际环境加快自己发展的。
参考答案:(1)美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即独立战争,打碎了英国殖民枷锁,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独立国家。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即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奴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2)一种是国外移民。主要是欧洲和亚洲劳动力的移入,为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二是南北战争后南部黑人向北方的流动。这解决了北方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劳动力紧张问题。三是西进运动时期大量东部人口向西部的迁移。这一运动促进了西部的开发,扩大了国内市场。
(3)例一:利用欧洲国家和拿破仑战争之机,进行领土扩张。例二: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利用欧洲国家资本输出的机会,大力引进外资,加速经济发展。例三: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机会,宣布实行“中立”,大发战争财。(其他例子只要符合题意也可给分)
本题解析:本题选取了几个重要的有利于美国崛起的因素设置问题,答案依托于教材,具有极强的概括性、综合性,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查了学生的学科内综合能力,难度适中,符合近几年高考试题命制的一贯作风。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北京(北平)在近代历史上历尽沧桑,饱经风霜,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屈辱历程,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抗争足迹。请你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1?八国联军炮火下燃烧的北京城?图2 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热烈欢迎
图 3 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城
(1)图1所示的场景发生在哪一年?写出另外两次强攻占北京的侵华战争。
(2)图2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这一事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
(3)图 3与哪次战役有关?参加这一战役的哪两支解放军部队?
参考答案:(1)190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2)五四爱国运动;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平津战役;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
本题解析:根据图片并结合课本有关知识回答,本题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法律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行政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材料“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这是考查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农村的表现。法律保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故选D。ABC三项都不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律文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人们对当时的景象用戏言描述:跑了吭大吭,看个沙家浜;跑着上气不接下气,看个红灯记;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该时期最有可能是在( )
A.过渡时期
B.反右派斗争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其中“越南电影飞机大炮”可知正值越南战争(1961-1973),根据所学知识A.过渡时期 (1953-1956)B.反右派斗争时期 (1957-1958)? C.大跃进时期 (1958-1960)? D.“文革”时期(1966-1976)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4分)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的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二?我们既然有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政府形式,……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立宪体制不愧为现代世界所产生的最稳定持久的政治结构。它经受了领土大扩张、对外战争、痛苦的内乱和国际关系的考验。……?我将向国会要求对付危机的最后手段——向紧急状况开战的广泛行政权力,如同确实遭受外敌入侵时应该授予我的大权。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首次就职演说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4分)
(2)结合有关吏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运用全球史观,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6分)
(3)材料二中罗斯福所说的“继承下来的政府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你认为罗斯福所指的 “立宪体制”在罗斯福时期以及以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参考答案:(1)政治结构: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或者从贵族制度向官僚制度转变。)(2分)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2分)
(2)政治方面:如废宰相,设内阁、军机处,加强皇权等;(2分)对外经济与文化交往方面: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等。(2分)
在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中国社会面临深重的危机。(2分)
(3)特征:三权分立,权力制约与平衡。(2分)
变化:罗斯福新政后扩大了行政权力。(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