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历史人物中,促成社会性质转变的是(? )
A.康熙帝
B.罗斯福
C.亚历山大二世
D.康有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亚历山大二世实行农奴制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促使俄国由封建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由此看社会性质发生改变。故选C,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的笫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1)据材料一,指出沙皇俄国“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所釆取的变革措施和影响。(5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点?(6分)
参考答案:
(1)措施: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的“二一九”法令。影响: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2)经济:国家扶植和发展国营企业、私人企业。政治: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加强天皇制。共同特点:都采取改革的方式。启示:与时俱进的改革推动着现代化进程。
本题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 ,在沙皇俄国指的是工业文明的潮流下,俄国进行1861年改革,再根据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措施和影响回答。
(2)“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指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经济上采取“殖产兴业”的政策,国家运用政权的力量扶持国营和私营企业的发展;政治上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形式上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但实际加强天皇制。注意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共同点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属于“二一九法令”局限性 表现的是
①农民仍然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
②农民支付的份地赎金总额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
③改革后的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奴役
④农奴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二一九法令”局限性与进步性的辨析。改革后农民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属于进步性,其他三项都属于该法令的局限性。因此选D。
考点:“二一九法令”
点评:学习本专题要注意探讨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影响以及与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联系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姑,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监统计表
时间
| 企业数
| 工人数量
| 产值(千卢布)
|
1860年
| 99
| 11600
| 7954
|
1879年
| 287
| 42000
| 51937
|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1888—1894年日本工厂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不得摘抄原文)
(2)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打破现代化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太二世采取了什么措始?依据材料二,概述此举对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
(3)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结合材料三,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
(4)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特点?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含义: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为主要表现之一的社会转烈过程。
(2)事件: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措施: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的“二一九”法令。影响: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3)措施: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惟一的货币;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实行地税改革;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答具体内容也可);明治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4)共同特点:都采取改革的方式。启示:与时俱进的改革推动着现代化进程。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俄、日两国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异同,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农奴制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内容是如何促进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如何促进两国的近代化道路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导致国内市场狭小
②导致自由劳动力缺乏
③不利于工业资本的积累
④暴力斗争不断?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④是错误的;这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其它是正确的。通过排除法,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