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下列关于新时期农村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农村改革由于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大大激发了农民生产热情。
B、农村改革已经全面实现了现代化,正朝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C、全面推进农村改革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D、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继承和发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大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反映的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的土高炉炼钢的情景,这种情景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领导人的果断决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关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
B.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D.有利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企业融入大量外资
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材料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可知,20世纪80年代一些国营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寻找商机,使企业恢复了活力,其原因是企业自主权的逐步扩大,故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表是中国各种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表(单位:%)
?
| 1978年
| 1980年
| 1985年
| 1990年
|
国有企业
| 77.6
| 76.0
| 64.9
| 54.6
|
集体企业
| 22.4
| 23.5
| 32.1
| 35.6
|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
| 0
| 0.5
| 3.0
| 9.8
|
上述变化产生的原因有
①建立经济特区?②全面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③发展乡镇企业?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是考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经济成分发展变化的情况。从材料来看,国有企业的比重不断地降低,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比重不断的上升,这是由于在70年代后期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创办经济特区,引进外资,发展乡镇集体经济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造成的。因此①②③正确,故选A。④项错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十四大提出来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