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施( )
A.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
C.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
D.建立起市场经济新格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时间为1983年,允许私人个体户从事客货运输、贩运等措施,可以活跃商品市场,便利商品运输,C项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是商品流通领域,与生产率提高没有关系,故排除A;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改革开放后一直都存在,排除B;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从1992年中共十四大开始的,排除D;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走在全国农村改革前头的省份主要是( )?
A.江苏省和浙江省
B.山东省和广东省?
C.安徽省和四川省
D.上海市和北京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78年,安徽、四川等省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当地党委政府率先实行“放宽政策”“休养生息”的政策,开始了全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对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思想排序正确的是
①工农武装割据?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④三个代表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在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1957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作了全面的阐述;江泽民在2000年春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主要是在于它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之前,农村以生产队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农民评工记分年终分配,对每个人的劳动数量、质量很难准确统计,因而必然是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而以家庭为经济单位可克服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因此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1840年~1949年)解决土地问题的代表性主张或纲领有哪几种?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质是什么?对农业生产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1)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中国共产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如答《兴国土地法》、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等亦可)
(2)实质: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本题解析:解答第(1)问,首先要仔细审清题干中的要求,即“近代”“代表性主张或纲领”“哪几种”;其次要从不同阶级对土地问题的主张或纲领去回答,即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解答第(2)问,关键是把握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即改革的是生产管理体制和分配方式,没有改变原有的公有制;同时,还要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作用去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