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三)
2020-01-17 02:30:35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诗人杜荀鹤在《送蜀客游维扬》中写道:“见说西川景物繁,维扬景物胜西川”。唐人卢求在《益州记序》中也写道:“大凡今之报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曰扬、益。以扬为首,盖声势也。”引文反映了扬州、成都是唐朝最繁华的大都会。
2、选择题 “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经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我们从这首唐诗不能看出 ( ) A.商人经营范围广,商品种类多 B.商人足迹遍布全国甚至边疆地区 C.政府重农抑商政策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D.长安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
|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22分) 材料一:(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永禁机匠叫歇碑》 材料二:《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 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三: 大农上盐铁丞孔仅、成阳(向汉武帝)言:“……敢私铸铁器煮盐者, 钬(古代刑具)左趾,没入其器物。” ──《史记·平准书》 材料四:(明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艘。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五:荣氏兄弟(荣敬,德生)抓住时机,向面粉业大举投资。1914年——1919年,茂新,福新厂的生产能力激增,其面粉不仅畅销我国北方各省,而且远销英法及东南亚各国。。。。在棉纺业方面,1915年荣氏兄弟创办办申新纱厂 ——《荣氏兄弟的创业思想》 请回答: (1)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与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5分) (2)材料三表明汉武帝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1分) (3)材料四所描述的明朝矿冶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一类工矿业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请写出阻碍其发展的因素。(5分) (4)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说明此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的原因?(8分) (5)据材料五回答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行业是什么?为什么?(3分)
4、选择题 《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界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鸦片战争前夕广州十三行的兴盛说明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清政府积极开拓世界市场 C.闭关锁国政策的松动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5、选择题 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早可能出现在
| 自耕农、地主
| 佃农
| 工场主、雇工
| 商人
|
占人总口比例
| 24%
| 36%
| 30%
| 10%
|
A.汉代成都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明代苏州地区 D.清代的洛阳地区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