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讲的是对银元使用的限制,这一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白银外流,但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对中国国际市场的拓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答案选C,排除A。材料并没有涉及到纸币,排除B;从材料中也不能体现出对外来经济侵略的影响,排除D。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宋以前: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特点:设置在县治以上的城市;市、坊(居住区)严格分开;官府设市长和市令管理;有严格的时间、地点限制; ①②④正确,③不对, 草市是指农村集市贸易;因此选C。
考点:中国古代商业
点评:古代城市和商业经济方面的试题相对难度比较大,解题时切忌因思维定式而直接选定,要肯定法和排除法并用,综合联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内容最大限度地提炼有效信息,做到有的放矢、万无一失。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
A.杜诗发明和推广水排
B.铁农具的广泛应用
C.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
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不对,水力鼓风冶铁工具的发明即水排,是在东汉时由杜诗发明,而汉武帝是在西汉时期;B不对,汉代手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还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是在明清时期发展超过民营手工业; D不对, 铁农具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因此选A 。汉武帝时期推行盐铁官营政策,官营手工业的发展推动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的推广。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人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该作者旨在强调海禁政策( )
A.加剧内忧外患
B.阻断中外经济交流
C.激化中日矛盾
D.防范东南沿海倭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等,可知,本题实际上考查明朝海禁政策的消极作用,有一定难度。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明朝以来实行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中国沿海商人铤而走险,即体现由“商”到“寇”,而在由“商”到“寇”这一过程中,无疑就加剧了国家内部矛盾,而且国家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国力逐渐衰落。分析比较选项,可知,只有A符合题意。B项说法本身不正确,说法绝对;C项表述与题干内容无关;D项表述不是题干作者所要强调的。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