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双百方针”提出的根本目的是(?)?
A.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B.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
C.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让各种思想自由辩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56年三大改造即将完成,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即将展开,此时提出双百方针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某同学要写一篇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小论文,他所搜集的资料中有下列关键词句:“心灵的转向”、“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知识的对象是善”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泰勒斯
B.苏格拉底
C.普罗塔哥拉
D.亚里士多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
己”“美德即知识”与题干中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 知识的对象是善”相符,故B项正确;A、C、D
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康熙帝能派兵进入台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最主要条件(?)
A.康熙帝立场坚定,用人得当,决策正确
B.清政府平定三藩叛乱,政局稳定
C.台湾郑氏集团的腐朽统治和分裂祖国的行径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D.清朝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社会经济较发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祖国统一大业能够完成重要客观条件是这一行为符合历史发展潮流,除了这一客观条件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条件,但本题把客观条件理解为最主要条件有些不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A.孟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孔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目要求的是战国时期的人物,其中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人物,所以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经济持续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是
A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
B西方社会矛盾的缓和
C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