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近代,各国民主制度的确立初期历经了曲折发展的进程。“民主革命初造成功之后,被推翻的专制势力和专制制度的企图复辟,甚至实现复辟,应该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现象。”符合这一说法的历史现象曾出现在
①英国②美国③法国④中国
[? ]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清末“新政”未能挽救清朝灭亡命运的根本原因是
[? ]
A.“新政”只是骗局,没有真正实行
B.清政府借“新政”之名增加税收,引起人民反抗
C.列强反对中国实行“新政”,制造障碍
D.“新政”不能解决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一 1922年,梁启超说:“我们这十岁大的中华民国,虽然目前像是多灾多难,但他的禀赋原来是很雄厚的,他的环境又不是和他不适,他这几年来的发育已经可观,难道还怕他会养不活不成,养活了还怕没有出息吗?只求国民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别把志气衰颓下去,将来在全人类文化上,大事业正多着哩。”?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推荐序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对中华民国前十年发展的观点,结合史实进行论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二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写到:自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初,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0%和3%左右,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6%。

说明:上图为新中国1952—1983年国民生产总值曲线图(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绘制)。
(2)根据材料二可知,1952—1983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整体很快,但中间也经历了几次波折。结合史实,概括中国在时期Ⅱ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三 下图是1950年欧洲复兴计划宣传画。下方的等式意思是:欧洲复兴计划=和平+工作。画面上有一桥梁——由与计划相关的欧洲各国的国旗组成桥梁,连接着美国和欧洲。

(3)请结合史实谈一谈对这幅宣传画的寓意的理解。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四 中国、印度和某些西欧国家198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4)根据材料四概述肯尼迪对中国1980—2020年的经济发展状况的预测。简要分析其作出这样预测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梁启超认为中华民国前十年的发展多灾多难,但也取得许多进步。“多灾多难”: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北洋军阀进行独裁统治,割据混战;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等。“许多进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一定程度上维护民主共和;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巴黎和会拒签合约,开始在国际舞台上维护自己的利益。
(2)时期Ⅱ:经济先下滑后有得到恢复和发展。
? 原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自然灾害;苏联的背信弃义。后政府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八字方针和七千人会议)。
(3)寓意:马歇尔计划给欧洲带来和平的政治局面,以及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预测:中国经济将会保持连续、较高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将会超过英、法、德等国。
? 原因:中国结束“文革”错误,社会恢复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府重视科教;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器”、学“制”、学“思想”的三个阶段。作为这三个阶段标志性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B.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渐进过程。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师夷长技以自强”;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实行君主立宪制;20世纪初,资产阶级激进派发起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故选C。
点评:关于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历程。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地主阶级发起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近代史上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其主张是
[? ]
A、加强君主专制
B、建立内阁制
C、实行君主立宪
D、倡导民主共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