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因为这一论断
A.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
B.反映了剥削阶级在我国已基本消灭的客观实际
C.明确了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D.强调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是因果关系型选择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A项、C项和D项不能成为题目的原因;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这种论断是基于剥削阶级在我国已经被基本消灭的史实作出的, 所以本题答案是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友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等。这说明( )
A.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由上海地方当局制定
B.汽车在中国已经出现
C.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D.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交通近代化发展过程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反映的是伴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交通规则在朝着世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租界当局指的是外国人管理,故A项错误;B项和C项错误。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各组史实中,反映了中央政府施行“因俗而治”的是
①唐朝在东突厥故地设立都督府
②明朝在西南实施“改土归流”
③辽代设置南面官、北面官
④清朝开始在西藏建立僧官制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是对考生再认、再现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查,主要考点为古代的民族关系,题型为组合选择题,题目难度不大。解答此题宜用排除法。②错,因为明朝在西南实施“改土归流”,是由中央直接派流官去管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故不能体现“因俗而治”;④错,因为僧官制度是明朝开始设的。因此排除含②④的选项,正确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古代史书种类繁多、体裁多样:有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的编年体;有以国(诸候国)为主体记载的国别体;有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纪传体;还有以朝代为断限的断代史;等等。下列内容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语》是国别体史书
B.《春秋》是我国编年体史书
C.《汉书》是断代史
D.《三国志》是纪传体通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所著书有《大学中庸章句》、《论语孟子集注》。”以上思想及活动
A.更新了儒学的理论体系
B.使儒学取得正统地位
C.奠定了儒家学派的基础
D.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反映的是朱熹格物致知的思想,结合“《大学中庸章句》、《论语孟子集注》”的信息,可判断考查的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吸收了佛道思想,更新了儒学的理论体系,A项正确。儒学取得正统地位是在西汉,B项错误;儒家学派基础的奠定是在先秦,C项错误;经世致用的思想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D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