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26届联合国大会
D.第六届联大特别会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B项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C项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大的合法席位。D项1974年邓小平在第六届联大特别会议上全面阐述了“三个世界”的理论。故选A。
点评: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指引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有:(1)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农产品出口量大量增加,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B.中国丝、茶质量高
C.中国茶、丝生产发展迅速
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崩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传统手工业中的棉纺织行业遭受英国工业产品的严重冲击而开始破产,但茶、丝产品大量出口,其根源在于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市场,中国商品要迎合世界市场的需要,故答案选A,B项是丝茶大量出口 的前提条件,C是丝茶大量出口的结果, 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点评: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两面性特点,一方面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遭受严重剥削;另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也不断地发展,力图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其中中国的土特产品就是民族工业的主要依赖对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标志着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崛起的事件
A.亚非会议
B.不结盟运动兴起
C.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D.“七十七国集团”成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不结盟运动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崛起,也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答案选B,A C D三项与上述史实不符。
点评:高考对不结盟运动的考查主要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产生的影响两个角度进行,对有关不结盟运动的形成应当有一定的了解: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统理尼赫鲁提出不结盟的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1961年,不结盟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该图反映的信息表明中国在世界上掌握载人航天技术上的位次是

神州五号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国是世界上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6分)“大一统”观念是中国传统文
化的主流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墨子》“一同天下”
|
《孟子》:(天下)“定于一”
|
《荀子》:“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
|
《韩非子》:“一匡天下”
|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古之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多民族与大一统的局面向来为历代有作为的政治
家和学者所称颂……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曰:“今汉兴, 海内一统。”……北魏太武帝拓拔焘怀有“廓定四表, 混一戎华”之志。金世宗完颜雍亦曰: “天下如一家。”……清康熙帝曰:“合天下之心以为心,公四海之利以为利。”
——张传玺《大一统与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思想家言论中“天下”的涵义及其共同主张,并回答这种主张形成的社会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大一统”“统”什么?并分析这一主张产生的结果与影响。(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事迹。(10分)
参考答案:(1)周王朝统治区域(中国);(2分)都主张统一。(2分)春秋战国持续数百年的战乱,人心思定,渴望统一。(2分)
(2)政治统一,思想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分)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确立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但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建太学,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制度化,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儒学地位的上升,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影响深远。(7分)
(3)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加快满族文化发展步伐,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尊重喇嘛教;(5分)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准格尔部叛乱,抗击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国家主权。(5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