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可知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结合所学,这有利于使天文学受到统治者重视,在理论上有助于仁政推行,具有一定程度上限制皇权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演进的曲线图示。与d点直接相关的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结合儒学在中国发展的阶段特征可知d处是指李贽和王夫之。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王夫之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北宋文学家苏轼说:“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这体现了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何种认识论( )
A.知行合一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经世致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等信息说明与理学有关,理学中“格物致知”认识论符合题干主旨,故本题选择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理学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荀子的理论是“性本恶”,所以,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只可能是“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承认后天的教育能使一个人弃恶从善,能解决好“性本恶”的问题,本题答案就是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性本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下列言论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C.“各从所好,各骋所长”
D.“人伦者,天理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顾炎武的思想。A是王夫之的主张,认为大贾富民掌握国家队命脉,故与题意不符;B是顾炎武的主张,反映的是“反对君主专制,要把天下的权力交给全天下的百姓,而不是给皇帝一人独断”的民主启蒙思想,故符合题意;C是李贽的思想主张,即各从所好,各骋所长,发挥各种各样的人的个性和特长,与题意不符;D是朱熹的主张,反映的是社会伦理道德,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顾炎武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卷《商鞅变法》高频试.. |